
流感肆虐 打針抗疫
2018.03.22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B:取材自2018年2月8日的報章新聞
近日,家長群組流傳一段疑似歌手謝安琪的錄音,內容關於質疑流感疫苗的效用。後來,謝安琪承認聲帶是屬於她,並指資料來自與朋友細閱的幾份資料內容。她更表示曾參考不同來源的醫學文章和自然療法資訊等。記者翻查網絡上有關疫苗報道,發現有一些外國媒體資料和謝安琪所言有部分脗合,當中亦有相異之處。 |
資料C:取材自2018年2月12日的報章評論
早前社交媒體廣泛流傳一名藝人對於打流感疫苗看法的錄音。社會大眾熱烈討論。錄音最初流傳時,不少人半信半疑,大家也問:「真的嗎?!」直到後來多位學者和專家迅速澄清,大家才消除疑慮。這件事件從側面反映本港有必要加強公眾健康宣傳和教育,以及「預防及公共衞生服務」──即增進市民健康水平的服務(相對於治瘉性質),包括流行病學監測、健康宣傳及推廣、疾病預防和其他一般公共衞生服務。 |
答題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學校或院舍流感感染的一些趨勢。 (4分)
(b) 就資料B及C,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預防流感的兩個因素。 (6分)
(c) 「政府應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改善本港公共衞生。」你是否同意這看法?參考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公共衞生 |
關鍵概念 |
健康 全球化 傳染病 病原體 醫療資源 公共醫療 公共衞生 |
相關議題/新聞 |
2018年2月5日,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預料乙型流感仍會持續流行幾星期,據昔日經驗,之後可能會流行甲型H1N1流感,亦不排除三、四月時會出現甲型H3N2。他指出本港疫苗注射率偏低。他指出季節性流感疫苗須每年注射,雖然保護率只有四至七成,但有助減輕病情,減低併發症和死亡機會。他大力呼籲長者和小孩要考慮注射疫苗。 |
題型分析 |
(a)屬資料描述題,同學須閱讀資料A,然後解讀,找出其趨勢發展。描述時要清楚交代發展的大方向外,更要交代重要的轉捩點。 (b)屬資料分析題,要求同學利用資料B及C作出分析,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預防流感的兩個因素。同學須先略用資料,再運用資料作出推論,加入個人認識的事實或概念,分析相關影響。 (c)屬觀點評論題,同學可參考題目提供的三則資料作分析及利用平日研習所學,全面地運用各則資料,分析是否同意題目的論點。題目要求同學是否同意,並非問同學是否或多大程度同意有關論點。兩者有差異,同學不宜回答大程度同意或小程度同意。本題評估重心並非程度,同學要多留意。 |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學校或院舍流感感染的一些趨勢。 (4分)
‧ 資料A顯示由2017年第45周至2018年第1周,學校和院舍流感爆發宗數只是單位數字,其中更有部分周數只有1宗。
‧ 資料A顯示由2018年第2周開始,學校和院舍流感爆發宗數大幅增加。由第2周26宗暴升至2018年第5周高達115宗。
‧ 資料A顯示由2018年第7周開始,宗數開始回落,至第8周降至16宗。
‧ 資料A顯示學校和院舍流感爆發宗數的高峰在2018年第3周至第6周時期。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
(b)就資料B及C,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預防流感的兩個因素。 (6分)
資料運用 |
說明/ 推論 |
概念化/ 點題 |
從資料B可見,歌手謝安琪質疑流感疫苗的效用。她表示曾參考不同來源的醫學文章和自然療法資訊等,指出流感疫苗作用不大。 從資料C可見多位學者和專家迅速澄清,大家才消除疑慮。 |
社會輿論因素:一些社會的言論或舉動或會影響大眾預防流感的決定,如明星質疑疫苗的成效,其他人或會跟隨。結果,預防流感或會受到影響。 相反,一些社會言論支持多注射疫苗,或有助預防流感。 |
傳染病 公共醫療 |
從資料C指出這件事件從側面反映本港有必要加強公眾健康宣傳和教育,以及「預防及公共衞生務」。 |
醫療教育因素:現時大眾的醫療知識比昔日已提升不少,但仍有不足之處,如對醫療預防教育仍有不足。結果,預防流感或會受到影響。 相反,本港的醫療預防教育有所改進,或有助預防流感。 |
健康 傳染病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
(c) 「政府應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改善本港公共衞生。」你是否同意這看法?參考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同意政府應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不同意政府應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 從資料C可見多位學者和專家迅速澄清疫苗有很大防範作用,為市民大眾提升預防疾病的免疫力,故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免除公眾於患病和治療時所受的痛苦,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從資料C可見多位學者和專家也認同疫苗的防範作用,減少患病人士數目,有助減輕公共衞生負擔。故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有助預防市民大眾患病,故在某程度上能減低醫療系統的負擔及成本,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從資料C可見多位學者和專家也指出疫苗的防範作用,能有效預防大型疫症爆發。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每年多達200至300萬人因注射疫苗後得以免因染病喪命。故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後,社會上便出現群體免疫效應,即擁有不同病菌的抗體,能有效地阻隔病原體擴散,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 從資料B質疑疫苗的作用,一些人指出注射疫苗更有嚴重的副作用,如導致智障、傷殘,甚至可能致命。一些科學研究指出雖然現時疫苗已經過改良,但仍然存有一定的風險,故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或會損害注射者身體機能。因此,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難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社會防疫意識下降,由於注射疫苗有機會令市民大眾輕視其他防疫工作,故間接減低了大家的防疫意識。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一些市民或會認為本身有足夠免疫力抵擋病菌入侵,從而降低防疫意識。因此,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難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政府資源分配公平性方面,社會上各人財富不同,全民資助未必是合適的方法。政府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涉及大量公帑。部分人士有足夠經濟能力支付,實不應由政府資助。若政府在善用醫療資源,如投放增加醫護人手,更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因此,資助全港市民注射流感疫苗難有助改善本港公共衞生。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四、作答提示
1. 在回答(a)分題時,同學務必留意提問用語是「描述資料A」,所以同學分析的趨勢,都必須以資料A為本,進行解讀,其他跟資料無關的論點,一概不必交代。
2. (a)分題是高中公開試常見的題型,要求學生作出分析趨勢。分析時除要找出重要的轉捩點,從中帶出變化趨勢的重點。
3. 在回答(b)分題時,同學要留意「就資料B及C」這一提問詞,須運用資料B及C作答。在運用資料後,要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解釋資料涉及可能影響預防流感的兩個因素。推論愈嚴密,過程中運用的知識和概念愈多,就愈容易取得高分。
4. (b)分題是可能因素題,不是考問原因。資料中有不少內容,同學們要考慮如何將有關內容歸納,如將名人質疑流感疫苗的效用的資料,歸納為社會輿論因素;又如將本港有必要加強公眾健康宣傳和教育等歸納為醫療教育因素等。
5. (c)分題是一直以來公開試出現的題型,提問重心是「是否同意」,所以同學要交代本身立場,提出的論點及解釋。同學除運用題目的資料外,亦可同時運用平日研習所學,加以探究分析。
6. 由於(c)分題是觀點評論題,同學交代本身觀點後,也宜有反駁反方觀點。這個組織架構,分析才全面深入。一些同學只交代本身觀點,欠反駁對方觀點分析便欠全面。分析時要運用相關的概念及有關例子作出印證。
五、延伸學習
書籍
《疫苗──兩種恐懼的拔河》
作者:尤拉.畢斯(Eula Biss)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
https://www.chp.gov.hk/tc/
新聞
《星島日報》2018-02-11
九成西醫無疫苗 藥廠竟限購十劑
《星島日報》2018-02-09
陳馮富珍強調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防流感 樂見糾正錯誤流言
文:陳志華老師
中學通識科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