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樓價令港青生活素質跌
2018.02.08一、試題 (卷二: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近十年就業人士入息中位數
年份 |
就業人士入息中位數 |
20-24歲具大專學歷就業人士 入息中位數 (較前五年升幅) |
2007 |
$11,000 |
$8,500 (-) |
2012 |
$13,000 |
$10,000 |
2017 |
$16,000 |
$11,800 |
資料B 香港市區私人屋苑平均呎價變化
年份 |
平均呎價 |
較前五年升幅 |
2007 |
$4,300 |
- |
2012 |
$7,200 |
67% |
2017 |
$12,900 |
79% |
資料C:中大生活質素研究中心有關年輕人的生活的意見
中大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黃洪表示,由最新的生活素質指數顯示青年對政府滿意度趨向兩極化,「給予政府滿意度0分的青年較前年多,但給予政府滿意度4-5分的人亦較前年3-4分的更多。」他說不少青年對前景感到「無能無力」,不少人仍讀副學士,亦看不見房屋問題能解決,青年感「對政策影響力弱,回歸個人可控制的個人生活」,認為社會上愈來愈少能夠容納年輕人發表意見或實踐理念的空間,社會主流價值與對年輕人多抱持負面的看法。 |
答題
(a) 「年輕人在香港的生活素質愈來愈低。」就資料A、B及C,論證此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6分)
(b) 根據資料所示,哪兩個香港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應優先獲得解決,以提升年輕人的生活素質,就你提出每一個須優先解決的問題,建議並解釋一個可行的方法。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
關鍵概念 |
無力感 自尊 政府滿意度 社會和諧 房屋問題 社會爭議 生活水平 |
相關議題/新聞 |
林鄭宣誓就任特首 稱明白經濟挑戰 年輕人迷惘 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誓就任後,表示懷着謙卑的心情接受人生最大榮譽,是公務生涯的最大挑戰。她本着迎難而上的精神去做,定會依法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事。她提到在特首競選工程中,讓她更掌握香港經濟面對的挑戰,和更明白年輕一代對前景的迷惘。 |
題型分析 |
(a)屬資料印證題:考生不必提出個人見解,只須正確、適當及全面地運用所提供的資料,以解釋資料如何支持題目的看法。 (b)屬一題兩問,考生須比較不同問題,並解釋為何其中兩個問題應獲優先處理(比較衡量),並提出處理問題的可行方法(建議)。 |
三、作答方向參考
資料 |
說明/推論 |
概念化/點題 |
資料A可見,20-24歲具大專學歷就業人士入息中位數的收入水平升幅比就業人士入息中位數低,而且兩者差距更有拉闊的趨勢。 |
‧ 年輕人的收入水平愈來愈低。資料所示入息中位數隨時間而增長,但年輕人的增長速度遠教一般為低,顯示年輕人的物質生活較一般人愈來愈低。 |
收入中位數 |
資料B可見香港市區私人屋苑平均呎價不斷上升,升幅亦愈來愈大。 |
‧ 高樓價令年輕人置業愈來愈難。樓價升幅遠較年輕人入息升幅高,年輕人無法負擔沉重的樓價,影響年輕人的物質生活。 |
樓價 |
資料C可見青年給予政府滿意度0分的青年較前年多; 不少青年對前景感到「無能無力」; 不少人看不到房屋問題能解決,青年感「對政策影響力弱,回歸個人可控制的個人生活」,認為社會上愈來愈少能夠容納年輕人發表意見或實踐理念的空間。 |
‧ 年輕人愈來愈不滿政府施政及社會環境。資料顯示年輕人較之前更不滿政府,認為政治上、社會上發揮空間愈來愈少,充滿無力感,影響非物質生活。 |
社會和諧
|
(b) 根據資料所示,哪兩個香港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應優先獲得解決,以提升年輕人的生活素質,就你提出每一個須優先解決的問題,建議並解釋一個可行的方法。 (8分)
年輕人面對應優先獲得解決的問題 |
解釋可行方法 |
‧ 年輕人面對學歷貶值的情況,即使擁有較高學歷,仍然無法追上一般人收入水平,年輕人失去對未來的希望,較其他問題更影響社會發展前景,影響更深遠; |
‧ 關於收入:香港政府可發展新興產業,令年輕人的高學歷有發揮的地方,長遠令工資水平上升;亦可加大各行業發展的空間,令年輕人晉升更容易; |
‧ 年輕人未能負擔高樓價的問題,令他們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甚至影響他們建立家庭,長遠影響社會結構穩定,較其他問題影響更廣泛; |
‧ 關於樓價:香港政府可協助年輕人置業,推出專屬的房屋,使年輕人不用受私人樓價變動的影響; |
‧ 年輕人在社會中未能得到發揮的機會,令社會發展走向與年輕人所希望的相反,可能引申嚴重的不滿,政府與年輕人的矛盾愈見明顯亦令社會更為分化,影響較其他問題嚴重。 |
‧ 關於社會空間:香港政府可多聽年輕人的意見,令他們覺得社會或政治上有重視及需要他們的空間,加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及滿意程度。
|
四、作答提示
1. 在回答(a)分題時,考生務必謹記這類題型是要求以資料印證看法,而非問考生的個人看法,亦不能改變題目的立場,(a)分題的看法是「年輕人在香港的生活素質愈來愈低。」,考生只須利用資料A、B、C來印證年輕人在香港的生活素質如何愈來愈低即可。
2. 在回答(a)分題時,須在引用資料後加以分析,緊扣題目,這些資料中所提及的如何令年輕人在香港的生活素質愈來愈低。
3. 在回答(b)分題時,須提出香港年輕人面對哪些問題,然後從中比較及解釋哪兩個香港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應優先獲得解決。在比較時,需要以提升年輕人的生活素質作為大前提。
4. 回答(b)分題時,謹記題目分兩部分,在回應哪兩個問題應優先獲得解決後,就要進一步提出可行方法,考生謹記就每一個問題提出一個方法,故此不能以一個方法回應兩個問題。
五、延伸學習
網頁
《經緯線》〈我不要學位〉2017年7月30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gahDIAbhs
新聞
新鮮人世代收入 較20年前少12%
《天下雜誌》2016年8月25日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047
《星島日報》2017年9月22日
新世界推首置盤 助大學畢業生「上車」
《星島日報》2017年1月3日
中大調查顯示青年普遍不滿政府 政治參與度低
文:鄧婉君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