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討機制 杜絕虐兒慘劇
2018.01.25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節錄自《星島日報》2017年1月16日的新聞報道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表示,約六成虐兒個案的施虐者為受害者父母,即使社工發現懷疑個案時,亦難以蒐證及了解具體情況,因此設立機制時必須有完善的配套。而過往有六十多所幼稚園試行駐校社工的計畫,平均一名社工跟進數所幼稚園,計畫有所成效。她表示,早前向社署提出為幼稚園安排駐校社工的建議,被署方以「每個社區有家庭服務中心」為由拒絕,批評署方思維落後。 香港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坦言,現時幼稚園教師及校長只略懂危機處理的程序,如:發現學生有傷痕時拍照備證、必要時把學生送至公立醫院,但幼稚園教師從未受過相關的專業訓練,一旦發現懷疑個案,亦沒有可諮詢的對口單位及人員,以判斷應否舉報個案,形容幼稚園只能自求多福。她希望政府能增撥資源培訓教師,安排專業人員協助幼稚園跟進懷疑個案。 |
資料B:節錄自《星島日報》2017年1月16日的新聞報道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底公布,多個教育團體日前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會面,並提出多個教育措施建議。教育評議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財政預算案》首要需要「對數」落實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關對教育投資之承諾,並希望當局針對近期虐兒致死個案,正視學生家庭支援系統現況,投放新增資源讓中小學增設社工,幼稚園亦落實一校一社工,改善教育心理學家服務多所學校的現況等。 |
答題
(a) 參考資料,指出及解釋學校在處理懷疑虐兒個案上面對的兩項困難。(6分)
(b) 除資料建議的增聘社工外,你認為不同持分者可如何預防和監察虐兒問題?試提出兩項建議並解釋其成效。 (6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今日香港 |
關鍵概念 |
溺愛型管教模式 專制型管教模式 忽略型管教模式 恩威型管教模式 |
相關議題/新聞 |
‧屯門一名5歲女童被生父和繼母涉嫌虐打致死,引起全港關注現行的機制和相關持分者是否足夠監察和處理家庭問題。 ‧旺角一對8歲和4歲的姐弟懷疑被疏忽照顧,警方破門而入拘捕扣查姐弟的母親。 |
題型分析 |
(a)題屬於困難分析題,構思困難題的切入點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和換位思維,逆向思維即是先思考解決虐兒個案的建議和方法,再思考學校是否缺乏實施相關方法的必要條件,例如學校要處理相關問題需要有社工和專業知識,所以困難正是學校缺乏聘用社工的財政資源和教師欠缺處理問題的專業知識。換位思維是嘗試代入學校的角度,思考學校所擁有的資源和局限所構成的困難,實際上與逆向思維的答案一致,只是從不同切入點剖析議題。 (b)題屬於建議題,但有別於一般開放式建議題。題目排除「增聘社工」的建議選項,要求考生提出額外的建議,值得留意的是,題目亦明確要求考生從不同持分者提出預防和監察的建議,所以考生應該嘗試從政府、學校、家長、社工以至鄰舍等角度切入構思建議,雖然題目已局限只可以提出兩項建議,實際上考生可以提出由個別持分者牽頭並聯合其他持分者的建議,便能在一個建議中提出多個持分者。 |
三、作答方向參考
(a)參考資料,指出及解釋學校在處理懷疑虐兒個案上面對的兩項困難。 (6分)
困難 |
資料論據 |
推論 |
專業性不足 |
幼稚園未必有駐校社工、學校的教師未受過相關的專業訓練 |
無論觀察、判斷和跟進虐兒個案都講求專業處理技巧和經驗,若學校未有社工則只能依賴教師,但目前教師的專業不在於輔導和危機個案處理,難以應對。 |
權力不足 |
六成虐兒個案的施虐者為受害者父母 |
倘若家長隱瞞或拒絕合作,學校本身缺乏足夠權力跟進與調查事件,社工或教師都難以跟進。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b) 除資料建議的增聘社工外,你認為不同持分者可如何預防和監察虐兒問題?試提出兩項建議並解釋其成效。 (6分)
針對問題 |
建議 |
成效 |
專業性不足 |
政府可以加強教師培訓,例如安排專業和具經驗的社工和大學講師安排專業進修課程予香港教師,並且定期舉辦教師工作坊。 |
通過培訓和工作坊令到教師掌握監察和跟進虐兒個案的專業知識,便能更早洞察到虐兒個案,一方面教師已經能夠做到即時處理措施,另一方面又能掌握通報程序和機制,令虐兒個案得到更全面的跟進。 |
家庭管教 |
學校、政府和社福機構可以聯合舉辦家長教育工作坊,既教導家長正確的育兒知識,亦建立家校的聯繫網絡、家長之間的聯繫網絡以至社工和有需要家庭的聯繫網絡。 |
教育工作坊直接改善家長管教模式預防家長以體罰的方式教育子女,避免出現專制型或忽略型的管教模式。不同的聯繫網絡能夠達到軟性監察效果,尤其是社工和有需要家庭的聯繫網絡,可以為家庭的生活需要提供適當支援,防範因為社經地位較低的家長壓力所導致的虐兒情況。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四、作答提示
1. (a)題分析可以運用綫性思維完善和深化推論內容。實際上考生只要參考資料,不難提出兩項困難包括「教師缺乏相關專業」、「學校缺乏社工」、「學校和社工權力不足」等,但是如何深入剖析處理個案的困難則必須應用綫性思維,即按時間綫論述學校在處理虐兒個案上的困難,包括觀察學生是否出現異樣、判斷學生的狀況、與家長的溝通,以至跟進及通報虐兒個案,逐項分析政府缺乏專業和人才如何無法應對虐兒個案。
2. (b)題的建議可以從無法預防和監察虐兒問題的根本成因提出,包括專業性不足和家庭的管教,然後提出具針對性的建議,不過考生要小心切忌提出空泛的「呼籲性建議」,即是純粹提出成因自身的轉變,例如要求家長減少虐兒或者改變管教模式、要求教師主動進修相關專業知識,因為這類建議根本缺乏任何成效,亦忽視實際情況的局限,所以考生可以嘗試從「鬥獸棋」的思路構思建議角度,提出能夠影響相關人士的持分者,例如政府影響學校、學校影響家長等,從而令到建議的成效和可行性增加。
3. (b)題的建議題可以嘗試使用「以大包小」的建議技巧,即是提出宏觀的建議角度,再仔細在內文拆解不同的建議細項或階段,例如提出培訓進修予教師作為宏觀的建議,然後分別提出專業進修課程和教師工作坊兩項較仔細的建議,又例如提出教育宣傳的建議,再在成效申述部分提出建立育兒知識和聯繫網絡的多元成效。值得留意的是,「以大包小」的技巧並不局限於建議題,亦可以應用於任何指定分析數量的題目,例如2015年卷一第三題要求考生分析兩項關注點,但是總分數是8分,運用「以大包小」的技巧正可將兩項關注點再細拆成多個分析角度,使考生能展現多角度思考。
五、延伸學習
書籍
《九十後教師決戰怪獸家長》
作者:戴Sir
出版社:白卷出版社
《怪獸家長》、《怪獸家長2孩子復仇記》、《怪獸家長3零感世代》
作者:屈穎妍
出版社:天行者出版社
新聞
《星島日報》2018年1月15日
社福界支持立例強制舉報虐兒
https://goo.gl/UwN8eY
《星島日報》2018年1月14日
羅致光:檢視現有制度保護兒童
https://goo.gl/kajcTc
《星島日報》2018年1月7日
五歲女童疑遭虐死 生父及繼母被捕
https://goo.gl/XxJKXY
文:Henry Law(威Sir)
英皇教育通識科補習名師、香港通識教育會理事
facebook Page:Henry Law LS @ K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