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醫護短缺 刻不容緩
2018.01.18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近年本港醫管局在各個年度的醫生、護士短缺數字
年度 |
醫生 |
護士 |
2012/13 |
250 |
800 |
2013/14 |
310 |
600 |
2014/15 |
340 |
500 |
2015/16 |
300 |
780 |
2016/17 |
300 |
600 |
資料來源: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707/12/P2017071200512.htm
資料B:取材自2017年12月14日的報章新聞
本港醫護人手長期短缺日趨嚴重。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等數據,至2014年本港每1,000人口只有1.9名醫生,較其他地方低,如英國為3.7名、新西蘭為3.4名、新加坡為3.0名。食物及衞生局曾檢討本港醫療人力資源,指出至2020年,本港將缺乏500位醫生,及至2030年更會欠缺1,000位。公營醫療體系更為險峻。現時本港51%的醫生在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卻負責本港90%的住院及大部分專科門診。 由此可見,要解決醫療人手嚴重短缺問題,刻不容緩。除增加醫護學額外,更要研究醫護人員流失率持續上升的原因,才可對症下藥。 |
資料C:取材自2017年11月27日的報章新聞
近年,每遇長假公營醫院都會出現爆滿情況。2017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恰逢聖誕假期,本港公營醫院病牀更嚴重爆滿,超出負荷。政府決定發揮協調公私營醫療資源,合理借用私家醫院資源作出支援,包括採取用部分私院地契規定的低價病牀,以應急補貼方式安排公營醫院病人向私院分流等措施。通過這些措施,既在短中期紓緩公營醫院的人手及病牀壓力,亦符合社會的成本效益。 |
答題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公營醫療人力資源的一些趨勢。 (4分)
(b) 就資料A及B,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本港醫療服務的兩個因素。
(6分)
(c) 「政府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你是否同意這看法?參考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公共衞生 |
關鍵概念 |
健康 醫療資源 公共醫療 公共衞生 生活素質 專科醫療 醫療教育 社會福利 醫療服務 醫療政策 人口老化 資源分配 |
相關議題/新聞 |
本港每逢踏入流感高峰,公營醫療往往面對重大挑戰。2018年1月5日,瑪麗醫院便有內科病房佔用率曾一度高達160%。一些醫護界人士以「災難」來形容這個狀況。一些病人家屬更直言病房擠迫,可說連插針也插不入。一些醫生更憂慮情況持續下去,在醫護人手不足、病人數量增多情況,將造成惡性循環,影響醫療質素。 |
題型分析 |
(a)屬資料描述題,同學須閱讀資料A,然後解讀,找出其趨勢發展。描述時除了縱向分析外,更要橫向分析。分析時可考慮以百分率變化作比較探究。 (b)屬資料分析題,要求同學利用資料A及B作出分析,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本港公共衞生的兩個因素。同學須先略用資料,再運用資料作出推論,加入個人認識的事實或概念,分析相關影響。 (c)屬觀點評論題,同學可參考題目提供的三則資料作分析及平日研習所學,全面地運用各則資料,分析是否同意題目的論點。題目要求同學是否同意,並非問同學是否或多大程度同意有關論點。兩者有差異,同學不宜回答大程度同意或小程度同意。本題評估重心並非程度,同學要多留意。 |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公營醫療人力資源的一些趨勢。 (4分)
‧ 資料A顯示醫生的人手短缺數字由2012/13年度的250名醫生增至2016/17年度的300名醫生,反覆上升,增幅為20%。
‧ 資料A顯示護士的人手短缺數字由2012/13年度的800名護士減至2016/17年度的600名護士,反覆下跌,跌幅為25%。
‧ 資料A顯示醫生和護士人手短缺由2012/13年度的相差550名減至2016/17年度的300名醫生,反覆下跌,跌幅為45.4%。
‧ 資料A顯示公營醫療人力資源趨勢短缺。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b) 就資料A及B,指出及解釋可能影響本港醫療服務的兩個因素。 (6分)
資料運用 |
說明 / 推論 |
概念化 / 點題 |
從資料A可見,本港醫護人手短缺。醫生的人手短缺數字由2012/13年度的250名醫生增至2016/17年度的300名醫生。本港護士的人手短缺數字由2012/13年度的800名護士減至2016/17年度的600名護士。 從資料B可見,本港醫護人手長期短缺日趨嚴重。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等數據,至2014年本港每1,000人口只有1.9名醫生,較其他地方低。 |
服務質素因素:公營醫院醫護人手長期不足,或需要長期加工和身兼多職。長遠下去,或會出現醫療失誤,危及市民健康,影響醫療服務質素,影響生活素質。
|
公共醫療 公共衞生 生活素質 專科醫療 醫療教育 社會福利 醫療服務 醫療政策 |
從資料B可見,公營醫療體系更為險峻。現時本港51%的醫生在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卻負責本港90%的住院及大部分專科門診。 |
公私醫療平衡因素:現時公營醫療醫護人手不足,卻負責大部分專科服務。由此可見,本港公私營醫療服務失去平衡,有待改善。 |
健康 醫療資源 公共醫療 專科醫療 社會福利 醫療服務 醫療政策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c) 「政府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你是否同意這看法?參考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同意政府向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不同意政府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 資料A及資料B也顯示公營醫護人手不足,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公營醫院的病人數量減少,醫護人手與病人的比率提升,有助改善服務,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資料B提到「現時本港51%的醫生在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卻負責本港90%的住院及大部分專科門診。」私營醫院可協助解決住院及專科問題,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現時,公營及私營醫療資源失衡,若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無論在醫療人手、醫療設備等也有助公營醫院服務,有助改善服務不足問題。 |
‧ 資料A及資料B也顯示公營醫護人手不足,雖然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但並非有效。因借用的數量有限,政府也要審視本身資源,不可能大量借用。因此,借用私家醫院資源不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資料B提到「現時本港51%的醫生在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卻負責本港90%的住院及大部分專科門診。」借用私家醫院資源能暫時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但非有效。因一些病人有經濟困境,不願意採用私院服務,擔心即使政府有資助,或亦有其他昂貴支出。因此,借用私家醫院資源不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現時,公營及私營醫療資源失衡,借用私家醫院資源也不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這只是治標並非治本,因醫療人手始終短缺,若醫護教育培訓人才數量仍不足,即使借用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此,借用私家醫院資源不能有效解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四、作答提示
1. 在回答(a)分題時,同學務必留意提問用語是「描述資料A」,所以同學分析的趨勢,都必須以資料A為本,進行解讀,其他跟資料無關的論點,一概不必交代。
2. (a)分題是高中公開試常見的題型,要求學生作出分析趨勢。分析時除縱向比較外,探究是增加或減少;亦宜有橫向比較,探究相差的增幅或減幅。比較時宜以百分率為比較,方便分析趨勢發展。
3. 在回答(b)分題時,同學要留意「就資料A及B」這一提問詞,須運用資料A及B作答。在運用資料後,要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解釋資料涉及可能影響本港醫療服務的兩個因素。推論愈嚴密,過程中運用的知識和概念愈多,就愈容易取得高分。
4. (b)分題是可能因素題,不是考問原因。資料中有不少內容,同學們要考慮如何將有關內容歸納,如將醫生短缺相關的資料,歸納為醫療人手因素;又如將公營醫院主理大部分專科等歸納為公私營醫療失衡因素等。
5. (c)分題是一直以來公開試出現的題型,提問重心是「是否同意」,所以同學交代本身立場,提出的論點及解釋。同學除運用題目的資料外,亦可同時運用平日研習所學,加以探究分析。
6. 由於(c)分題是觀點評論題,同學交代本身觀點後,也宜有反駁反方觀點。這個組織架構,分析才全面深入。一些同學只交代本身觀點,欠反駁對方觀點分析便欠全面。分析時要運用相關的概念及有關例子作出印證。
五、延伸學習
書籍
《醫學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
作者:佘雲楚、馮可立、林昭寰
出版社:中華書局
網頁
香港醫院管理局
http://www.ha.org.hk/welcome.html
新聞
《星島日報》2017-06-15
醫生鬧「人手荒」 2030年缺逾千人
《星島日報》2017-07-17
壓力爆煲 前綫醫護網上吐苦水
《星島日報》2017-12-22
醫局招兵戰冬季流感 兼職醫生可靈活上班
文:陳志華老師
中學通識科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