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槍擊案頻生 美國槍管爭議不休
2018.03.14二月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校園槍擊案,最少十七人死亡,約一百名倖存學生要求政府和州議會採取行動加緊槍械管制,更在網上約定全國青年於三月廿四日,前往華盛頓大規模遊行,名為「March for our Lives」。校園槍擊案近年不時發生,案發後,支持和反對實施更嚴格槍械管制的爭論再起。
時事解碼
全球化
新聞摘錄
資料一
遠道從帕克蘭來到塔拉哈西的百餘名道格拉斯高中學生,周三在州議會大廈外集會,並會晤州議員,推動立法者採取措施嚴管槍械彈藥。學生克里斯稱,發起「永不重來」的學生計畫於三月在華盛頓舉行大規模遊行,現已獲得華盛頓及加州等地學生的回應。他說:「官員應該聽聽我們(學生)的聲音。」過去的槍擊案從未引發類似行動。今年一月至今,已有十八宗校園槍擊案,其中八宗造成傷亡。十九歲學生赫曼斯說:「我不會返回學校,直至議員和總統改變法例為止。我們要告訴議員,我們對現時愚蠢的法例感到厭倦。」
摘自2018年2月22日《星島日報》
資料二
美國每次發生槍擊案,外國人都不禁問:「禁了槍就沒有槍擊案了,這麼簡單的道理,美國人也不明白嗎?」偏偏這說法在美國行不通,因為對美國近一半人來說,槍不只是自衞工具,還是文化象徵。美國槍店常見的標語說:「第二修正案保衞第一修正案。」歐洲移民最初登陸北美大陸時,沒有正規軍警,面對猛獸和印第安原住民,靠槍械打出家園,打贏獨立戰爭也靠擁槍民兵,所以憲法第二修正案列明「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擁槍也被視為保障第一修正案各種自由的前提。西部牛仔形象更強化「有槍方為真英雄」的想法。
摘自2018年3月4日《蘋果日報》
資料三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支持將購買攻擊型武器最低年齡提高,以及推動管有槍械人士接受全面背景調查,特別注重對精神健康審查。
特朗普在社交網絡貼文表示,建議將准許購買槍械年齡提升至廿一歲,以及停止出售配件「撞火槍托」。特朗普又表示,期望國會終於理解要就槍械管制進行工作。
另外,特朗普又建議培訓教師武裝,捍衞校園。他在社交網絡上貼文,提出培訓教師使用槍械可解決問題。他強調,並非建議美國每名教師也持械,只是要求受過軍事或特別訓練教師持械,約佔全美兩成或七十萬名教育工作者。
特朗普的建議連日已經引起教師組織反對,指責特朗普傾向軍事競賽,將學校變成武裝堡壘。
摘自2018年2月23日香港電台
觀點與角度
美國總統特朗普:「武裝教師」只是提議准許「有才能」的教師在校園內持槍,而非部分媒體所稱的「人手一槍」,再強調無槍校園會吸引人攻擊,必須要令施襲者承受嚴重後果,學校有人反擊,才是制止校園槍擊事件的唯一方法。
美國高中生艾瑪:槍擊案不但是個別學生的問題,歸根究柢是美國立法機構中,共和黨議員對槍管的態度過於寬鬆導致的,現在是時候站出來對立法者提出修改槍支管控法令的要求。
市民瓦朗:我已經擁有大約五十支各式槍械,我選擇擁有它們,是憲法賦予我有權利擁有它們,我選擇行使這項權利。槍械本身並不會傷人,是人拿槍射擊他人。
阿拉巴馬大學刑事司法教授蘭克福德:對於支持槍管的陣營,槍代表暴力和一種過時和偏執妄想觀點,即你必須為外來威脅自保。但對於另一陣營,槍代表安全和自給自足,以及保護家人的傳統男性觀念。
大學政治科學助理教授伯米拉:擁槍派選民佔全美三成,但他們多視維護擁槍權是單一最重要議題,相反槍管派選民多會考慮其他議題,故擁槍派可牢牢控制要爭取當選和連任的政客,尤其是共和黨人。槍管派如想鬥贏全國步槍協會,就要把收緊槍管變成單一議題。
時事評論員盧峰:當槍管團體找來受害人出面控訴槍械氾濫成災,反對槍管的團體即時「發現」以槍械保護婦孺的英雄對應,迅速沖淡以至扭轉輿論導向。若涉及憲法上的爭議,就會舉出多個開國元勳對人民持槍權利的強力支持,以此把right to bear arms說成美國立國精神,反駁要求槍管的聲浪。
思考題
1.槍管是預防校園槍擊的最好方法,何解多年來難以推行?(3分)
2.今次槍管運動為何由學生主導?(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列明「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擁槍者以此為擋箭牌,表明自由不容剝削,而且擁槍自衞是美國傳統精神,特別是鄉郊小鎮,加上全國步槍協會的政治影響力,一環扣一環,多年來亦難以推倒這座大山。
2.學生發動多種運動反槍械,包括「#NeverAgain」、大型遊行、在YouTube和社交媒體發放資訊,十分高調且積極,背後得到老師和家長支持。有學校容許學生曠課遊行,家長亦幫忙轉發訊息。學生作為受害者,每次接受訪問和發表演說都有切身感受,而倖存者的經歷更有說服力,學生沒有政治包袱,毋須為投票意向和財源負責及交代,加上利用他們擅長的社交媒體作呼籲,令反槍械運動在高中生主導下聲勢浩大。
參考資料
‧美國槍管爭議︰立憲原意容許人人攜槍?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5300
‧真正大學風範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5362
載自2018年3月14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