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願醫保兩產品 最快明年四月登場
2018.03.02政府公布自願醫保方案細節,提出兩類認可產品,包括「標準計畫」和「靈活計畫」……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為自願醫保每年加入八千元稅務扣減優惠,政府指,如果立法會在暑假休會前,完成處理修訂《稅務條例》,保險公司可望在明年四月正式推出市場。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自願醫保計畫預料有一百萬人參與,屬於較保守(1)的估算。她指,香港有二百萬人已購買住院相關的保險,雖然自願醫保計畫並非強制措施,但相信不同標準計畫提供的額外保障,加上退稅措施,會有足夠誘因(2)吸引市民參與……
近義詞與反義詞
(1)保守
近義詞:守舊、保衞。
反義詞:急進、先進、進取、進步、開明、開通、泄露。
字詞解釋
(2)誘因:導致事情發生的因素。
文化概念
「不時不食」及「上醫治未病」
政府力推自願醫保,希望通過稅務扣減優惠,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完善的醫療保障是未雨綢繆,為自己、家人做好預算和準備。傳統中國人對醫病都有類似觀念,重視調理體質以預防疾病,亦即今日人們常說的「養生」。
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有載:「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只要生活習慣順應四時寒暑、配合陰陽剛柔,保持心理健康、和樂安居,則疾病不至。中國人的「不時不食」,即不吃不當造的食物,意思是按季節而吃當造的食品,配合當時天氣變化而有相應的飲食安排,都是其中一種養生方法。
除此之外,更有「上醫治未病」的觀念:最高明的醫術不是紓解症狀,而是通過飲食、生活習慣、身體機能保養等方法,達致預防疾病,即「治未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