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歡樂年年

2018.02.13
18458 18458

今期專題可配合〈青玉案.元夕〉作延伸閱讀

範文重點

  • 辛棄疾仕途並不順利,曾兩度遭落職,縱情歌酒二十多年。本詞以元夕繁華熱鬧的場面作為背景,描繪一個性格獨特的女子形象。這個女子不一定實有其人,可能是作者一種情意的寄託、理想的化身。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成為傳頌千古的佳句。詞人利用清幽環境的烘托,和「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熱鬧場面造成反差,把人物的性格凸顯出來,給人們鮮明深刻的印象。這三句下筆巧妙,意境優美,情味深長,給人留下聯想空間。

思考角度

  • 元宵節日有何特色?
  • 為何中國人特別重視新年和元宵這類講求團圓熱鬧的節日?傳統習俗的意義何在?

扣連古今

  • 為甚麼部分傳統習俗能夠在現代華人社會中延續和發展下去?為甚麼部分不能?
  • 在甚麼情況下,傳統習俗對現代華人社會具有意義?
  • 傳統家庭觀念在現代生活中受到甚麼衝擊?

學習元素

  • 文化知識:民間習俗、祭祀風俗、節慶
  • 文化概念:文化傳承
  • 語文知識:氣氛描寫、融情於景

歡樂年年

今天是年廿八,尚有數天便是農曆新年。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有果實豐收和谷穗成熟的象徵意義,所以新年對以農立國的中國人來說特別重要。祭祀儀式、習俗、賀年食物和祝福說話,都有特別的形式。以下字謎藏有十一個流傳至今的過年習俗,你能圈出來嗎?

小提示:圈出十一個過年習俗,賀年說話留在年初一說,不用圈出!

答案:
團年飯、守歲、接財神、謝灶、大掃除、逛年宵、開年飯、綵燈會、拜車公、上頭炷香、壓歲錢

新年 元宵 念詩詞

新年最大的象徵是除舊迎新,這也是文人墨客的一個重要題材。他們留下很多與過年相關的作品,可以從中了解古時過年的習俗和特色。

守歲過新年

所謂「過年」,指的不止大年初一的慶祝活動,之前幾日開始已有習俗可循,例如不少詩人提及的「守歲」。蘇軾在〈守歲〉寫道:「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孔尚任亦有「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甲午元旦〉)之句,可見歷朝均有「守歲」的習俗,已成中國人的傳統。

到了大年初一,便是新年的重頭戲。三國時期,曹植在〈元會〉中描寫了元旦朝會的盛況:「初歲元祚,吉日維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衣裳鮮潔,黼黻元黃。珍膳雜還,充溢圓方。」表現了當時過年規模宏大而隆重的儀式。

爆竹一聲除舊歲

每到新年總有一些必說的語句,如過年的電視特備節目,常聽主持人說「爆竹一聲除舊歲」,這句說話其實源自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一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桃符後來演變成揮春,貼揮春在今天依然流行,反映人們對新一年的寄望。

節日習俗入詩

值得一提的是,詩作為唐代最主要文學體裁,以春節為題目的詩作為數不少,當中又以白居易最多。相信是詩歌發展至中唐,以山水意象為題材的作品已難以突破,帶有散文風格的詩愈來愈多。白居易的詩淺白易明,描寫節日更是適合不過。「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除夜〉)

成書於六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荊楚地區全年的節日具體時間、習俗及相關歷史淵源,新年就提到有庭前爆竹、進屠蘇酒和插桃符等,與許多文人詩詞內容一致,可見這些習俗十分普遍。

才子佳人元宵會

新年氣氛由歲未開始,延續整整一個月。至於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除了出產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燈花串串的綵燈會自古已有,繁華景象同樣是詩人筆下的常見題材。範文中辛棄疾的〈青玉案〉固然是代表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說明元宵之夜,城中燈火通明,空中的煙花散落下來,如繁星墜地,而這樣的景色只有元宵節才會出現。

其他詩人亦有關於元宵的寫作,如宋朝姜夔寫下「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元宵〉),記下了佳節時分人們慶祝的熱鬧情況。「湯元」即「湯圓」,寓意團圓,是元宵節日的特有食品,今時今日仍然有吃湯圓的習俗。

元夜熱鬧反襯孤寂

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雖然同樣以元宵為背景,不過當中描述的卻是年月變化,人面全非的感嘆:「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以熱鬧環境烘托自己孤寂的心情,有別於一般的節日描寫,其中「人約黃昏後」一句更流傳至今。

新正頭行事曆 知習俗過好年

年廿八
年廿八,洗邋遢。有說財神不會進入骯髒的地方,所以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會打掃乾淨,然後貼上揮春和粉飾家居,送舊迎新。

年廿九
逛年宵,辦年貨,選購年花和特色賀年物品。雖然年宵花市人逼人,不過氣氛十分熱鬧,滿有新年氣氛。

年三十
這晚全家聚首吃團年飯,寓意一年到晚豐衣足食。除夕夜亦有「守歲」傳統,點起油燈通宵不睡,用燈火在形式上趕走瘟疫。有些地區還有上頭炷香的習俗。

年初一
新年伊始,向長輩拜年,品嘗賀年食品。北方習俗吃餃子,因為形狀像元寶,象徵元寶滾進來;南方則吃年糕,貪其「步步高陞」的意頭。此外,香港更連續多年在晚上舉行花車巡遊。

年初二
齊吃開年飯。中國人每逢初二、十六做禡(粵音牙),而年初二是頭禡,所以吃的都是意頭菜,如髮菜蠔豉(發財好事)。晚上的煙花匯演,則是香港的初二「指定活動」。

年初三
是日赤口,傳統不宜拜年,很多人會到林村許願樹拋寶牒。另一熱門是車公廟,善信會到廟前轉風車和拜神祈福。鄉事委員會主席會代表香港在車公廟求籤,已成為本地傳統。

年初四
賀歲盃。香港的賀歲盃傳統始於1951年,是香港大型新春賀歲慶祝節目之一,今年兩場賽事假旺角大球場舉行。

年初七
人日。人日是「人人生日」的意思,傳說女媧初造天地世界,由年初一開始,順序創造了雞、狗、豬、羊、牛和馬,到了初七才創造出了人,所以初七是「人日」。

十五
元宵是中國情人節,會吃湯圓、猜燈謎、放天燈,每年港九新界均有康文署舉辦的綵燈會,市民可前往感受熱鬧氣氛。

 

文:區美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