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初夢

2018.01.05
18200 18200

       到了2018年。新年伊始,祝願大家的夢想得以成真。就從「初夢」說起吧。在中文世界裏,帶個「夢」字的語匯大多不是好詞。比如:做夢(比喻空想)、白日夢、癡人說夢、黃粱一夢、浮生若夢、南柯一夢等等。

      與中文相反,日文的「初夢」則是個好詞。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發現,在日語和日本文化中,「初夢」指的是新年做的第一個夢。如果說「做夢」很中國,那麼,「初夢」就是很日本。

     中日文化的一個差異,就折射在「初夢」這個詞裏。明治維新後新曆12月31日晚到1月1日凌晨,日本民眾通宵不睡,都在守歲,在日本曆中,1月2日被標記為「初夢」。據說,夢中夢到了「富士山」、「鷹」、「茄子」,分別寓意不老長壽、出人頭地、心想事成,都是吉利的象徵。與「初夢」近似的漢語詞是「春夢」,指的是春天作的夢。由於春天好睡,夢境容易忘失,因此以「春夢」比喻短促易逝的事。說到底,「春夢」、「一場春夢」結果都是徒勞。與日文的「初夢」是兩碼事。

     「初詣」也是日本詞語。日本人過年時,參拜的第一間神社才能稱之為初詣(詣,普通話讀yì)。台灣作家陳彧馨在新作《100種東京》中記述:如同台灣的搶頭香,日本人在新年期間,也會搶先參拜神社,祈求新的一年順利,不過所謂的初詣並不一定要在新年第一天去。以東京來說,大致是一月一日至七日。明治神宮就是全日本最有人氣的初詣神社,連年新年參拜人數居冠。這是「日本通」陳彧馨的觀察。順帶一提,陳彧馨的彧讀yù(粵音郁),表示有文采。馨讀xīn。

      日語還有「初物」一詞,指的是那一年第一次收穫的蔬菜、水果、魚類等。日本人對此特別珍重。而新年第一次用毛筆書寫或繪畫,叫做「初寫」。「初寫、初物、初夢、初詣(指行為,不指地方)」都是日語詞,刨根問底,挖掘出日本的文化底蘊。中文則有:初春、初冬、初會、初婚、初交(初次交往)、初戀、初秋、初歲、初夏、初雪等等,「初」都含「第一次」或「開始後的一段時間」的意思。文言字詞中,「初」是個會意字,由「刀」、「衣」(偏旁作衤)組成,表示裁剪衣料是製作衣服的開始。所以,「初始」成詞,表示起初的意思。

「夢想成真」是美事
      「夢想」是個中文詞語。義項有三:①妄想:這件事根本不可能,你別夢想了。②渴望:他小時候夢想當一名飛機師。③夢想的事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在東方文化中,「夢想成真」絕對是件美事,但畢竟是少數。在美國,演員可以當上總統,律師可以當上總統,商人可以當上總統,這是美國人的「美國夢」。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訴說了師生卑微的夢想,你呢?你的夢想是甚麼?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內有一灣荷塘,呈半月形,取名為未圓湖。我們都知道,北京大學有未名湖,崇基之湖曰「未圓」,一北一南,遙遙相對。崇基學院前院長梁元生教授對未圓湖的解說,甚為精妙,抄錄如下:
      人生之夢難常圓,未圓才會竭力追求,愈加奮鬥而愈臻圓滿。人生之無常和有憾,實乃常態,而跨越此憾,轉化無常所滋生之無奈與無力感,使之向上,使之向善,是為崇基未圓湖及校訓「止於至善」的意蘊。
(〈未圓語絲〉)

      最近,美國有研究顯示,喜歡做白日夢的人,他們的智力和創造力都較佳。趁新年之始,我們好好規劃自己當行的路。做個港版「初夢」,夢中夢到了「馬鞍山」,寓意「馬到功成」!凡事順利,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知識窗
      日本的傳統節日,很多源自古代中國,例如:端午節、盂蘭盆節、中秋節。日本人也過新年,但習俗有所不同。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論析了其中的差異,她說:漢人說過年,日本人倒說迎歲,因為漢人文化中的年本來是怪獸(年獸),反之日本文化中的歲是神明(歲神)。對日本人而言,過年的意義本質上就是在於祈求好運。「歲」本來是稻米的意思,「歲神」則是帶來豐收的神明。每到年底,日本人就把松枝竹竿結上房門外,以示歡迎「歲神」降臨。在日本,「門松」是新年的標誌。(《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貳)》)

考考你
與「歲」(suì)同音的常用字有六七個。寫出其中三個:
( ) ( ) ( )


答案:(碎)(遂)(穗)或(祟)(隧)(燧)(邃)

文:林建平
‧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
‧普通話教育文學碩士學位課程(MPTE)總監
‧國際漢語教育文學碩士學位課程(MTCI)總監
‧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