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徵新年的標點符號
2018.01.05題目
以下哪一個標點符號最能象徵新年?試談談你的看法。
1. !
2. ,
3. ⋯⋯
資料一
感嘆號的用法
1. 感嘆句的末尾
2. 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
3.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
省略號的用法
1. 引文的省略
2. 列舉的省略
3. 話語中間,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摘自《新華字典》
資料二
鐘是遠古神聖的器物,大約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起,除夕敲鐘就成了迎年的象徵,撞鐘祈福是歡度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到了隋唐時期,新年鐘聲定為108下。但除夕夜為何要撞鐘?撞鐘迎年的內涵又是甚麼?
在中國古代文獻《白虎通.五行》中有所記載:「鐘者,動也,言陽氣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其意為敲鐘把陽氣從地下喚出來,滋養萬物。在古人看來,除夕為一歲之末,是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衰的一天,到除夕24點時分,陰氣盛極,這恢弘的鐘聲,可喚醒陽氣,當陽氣活躍,則昭示一年欣欣向榮、五穀豐登。
摘自今日新聞網站
資料三
除夕倒數活動的重頭戲──旅發局維港煙花匯演倒數活動由昨晚十時拉開序幕,首先由「街頭派對」打頭陣,多位歌手及組合到尖沙嘴碼頭一帶接力獻唱,炒熱現場氣氛。踏入最後二十秒倒數,全場氣氛推至極致,踏入零時零分一刻,市民高呼「Happy New Year(新年快樂)」,歡呼聲一浪接一浪。
摘自《星島日報》2017年1月1日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這些標點符號有甚麼特點和意思?
‧新年的意義是甚麼?
‧這些標點符號與新年有甚麼貼合的地方?
論點參考
魯迅(作家)
自覺不曾偷懶於舊歲,故而無從振興於新春。
明 陳獻章〈元旦試筆〉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G.K. 卻斯特頓(英國作家)
新年的目的並不是要我們過新年,而是要我們有新的靈魂與新的鼻子、新的腳、新的脊骨、新的耳朵、以及新的眼睛。除非一個人刻意許下新年目標,否則他不會有任何新的決心。除非一個人以新的心態對待各種事物,否則他做任何事也不會有效。
阿內絲.尼恩(美國作家)
我不會為新年立任何新的志向。計畫、批判、細察以及模塑生命的習慣對我而言只是一種日常而已。
觀點舉隅
甲同學:認為「!」最能象徵
我認為感嘆號最能象徵新年。感嘆號形狀醒目,猶如當頭棒喝,這個強而有力的標點符號,最能象徵新年予人新的開始。感嘆號有感慨的意思,可以出於興奮、高興,代表新一年來臨所帶來的新氣象與希望。新年意味着人們能夠擺脫往昔一年的煩惱,去舊迎新,重新開始。新年同時是一個盛大的節慶,人們能在此佳節與親朋好友相聚、參加跨年活動,歡度佳節,當中的熱鬧氣氛與歡快心情只有感嘆號才能表達。
同時,感嘆號用於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表達一種強烈的願望或要求。人們在新一年會許願以及訂立各種新年目標,中國、日本等地更有敲鐘祈福的傳統,凡此種種對於新年的想望,都與感嘆號的特點相呼應。
乙同學:認為「,」最能象徵
我認為逗號最能象徵新年。逗號代表停頓,通常置於複句中的分句之間,或者句子內部需要停頓的地方。這就如新年一樣,只是標誌着我們漫漫人生之中暫時的停歇、一個章節的結束。新年並不是高亢的新年目標,或者與過去斷裂的全新開始,只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之中的其中一日,就如魯迅所言:「自覺不曾偷懶於舊歲,故而無從振興於新既不曾於往昔的日子苟活,就毋須為新年大肆張揚。
逗號的特點還在於它只是一個停頓,而非完結,逗號之後必有更多句子和語法結構陸續有來。新年來臨,必有新的體會和經歷等待譜寫在人生的樂譜之上,一直延續下去,與逗號的特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丙同學:認為「⋯⋯」最能象徵
我認為省略號最能象徵新年。省略號多表達引文或者列舉的省略,有太多而略去不談的意思。新年予人許多衝擊,例如新日期、新開始、新目標,所有事物煥然一新,讓人來不及適應,要用省略號去交代。同時,省略號亦有話語未完以及無言的意思,留有空白讓人去思考。這就如新年一樣,總是充滿未知和各種可能性,留待人們去探索;但同樣地,因為未知,人們也往往無法清楚言說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省略號亦有斷斷續續的意思,這與人們的新年目標一樣。大家每年總會雄心壯志地作出承諾,但總是不能全數實現,只能在下一年重新許下同的新年願望。所謂新年就是在漫漫人生之中斷斷續續地許下相類近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