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繫通識單元五 回顧20172017重點新聞
2018.01.03公共衞生
疫苗不符世衞建議標準
港府購入46萬劑屬「香港型」的流感疫苗,配方與世衞在9月底公布建議的「新加坡型」不同,令人擔心政府是否買錯疫苗。由於重新購買疫苗可能耗時半年,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即使有新疫苗亦未能應付流感高峰期,而且就算現有疫苗對H3N2流感病毒的效果較差,仍能有效應對H1N1及乙型流感病毒,故長期病患、長者等流感高危人士應接種此疫苗。衞生防護中心10月時表示,當時還未有足夠證據判斷「香港型」疫苗是否不合用。
分析認為,政府購買不合世衞標準的疫苗造成資源浪費,亦增加市民受感染的機會,例如2014/15的冬季流感季節,流感病毒出現變種,令疫苗效用降低,導致496人死亡,因此政府應更留意專家意見,並與世衞保持緊密聯絡。
相關辭彙
‧世界衞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流感 Influenza
‧疫苗 Vaccine
‧長期病患 Chronic Patients
巴西輸出「黑心肉」
巴西政府在3月揭發當地有肉類廠房於腐肉添加致癌化學物,並出售至包括香港在內的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和地區。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知悉事件後,決定禁止所有巴西肉進口及回收涉事廠房的肉類,後來才放寬禁令,允許從沒有涉事的廠房輸入肉類。
事件導致巴西肉入口貨櫃被扣查,對本港肉類入口商造成影響。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回收「黑心肉」存在難度,不法商人可能魚目混珠,將有問題的肉類冒充成其他國家的產品,因此政府須加大力度執法。另外,9月時爆出香港進口的巴西肉類的衞生證明造假。為杜絕問題,食安中心考慮減少可以向本港輸出肉類的巴西生產商數目,但應以甚麼準則選取生產商,仍存在不少討論空間;有意見擔心,此舉可能造成壟斷局面,導致肉類價格上升。
相關辭彙
‧食物安全中心 Center of Food Safety
‧致癌化學物 Carcinogenic Chemicals
‧衞生證明 Health Certificate
‧壟斷 Monopoly
載自2018年1月3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