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深層意思」的作答技巧
2017.12.12閱讀理解題型千變萬化,當中最難的莫過於「深層意思」。考生必須深諳文章的道理、作者的所思所想,才能推敲引申義。面對這類型的題目,我們必須找出題目所考問的重點字,了解當中的表面意思,並與文意加以扣連,這樣才盡可能分析深層意思,貼近評分準則。
找出重點字 扣連文意
例如2012年的公開試中,曾問及「為何以『橋』作篇名」,要求考生從「象徵意義」說明。首先,考生需要了解「橋」(重點字)的本義,即「橋」有連接此岸與彼岸的意思(表面意思),繼而連繫文中內容,如作者和呂進文盼望通過羅湖橋回到祖國(文意),這種狀況正與「橋」的特性相關,代表了作者希望通過「橋」來象徵「人與家國的連繫」(深層意思)。
又例如2013年曾考問「瓊漿」(重點字)與「糟粕」(重點字)是指甚麼。雖然這道題並不需要考生回答「表面意思」,但缺乏對「瓊漿」與「糟粕」的理解,實難以掌握準確答案。「瓊漿」是傳說喝了可以成仙的漿液,是較正面的意思(表面意思);至於「糟粕」則是造酒剩下的渣滓,是較負面的意思(表面意思)。掌握了題目的重點字及表面意思後,我們便須連繫文意,把「正直忠信」(文意)與「奸猾詭詐」(文意)與上述作扣連。由此,便能推敲出「瓊漿」是指「正直忠信」的知識(深層意思),而「糟粕」則是「奸猾詭詐」的說話(深層意思)。
多練習 多看不同示範
這類型的題目在公開試中比比皆是,而且都是考生容易失分之處。只要稍不留神,或思考步驟失當,答案便會有所偏差,從而失分。再以2014年為例,題目曾要求考生推敲作者以甚麼人物來比擬「鹹」與「苦」這兩種味道。在此,以「鹹」(重點字)為例,略作說明。這次的狀況與2012及2013稍有不同,因為考生不用再憑個人知識來判斷「表面意思」,而是根據文意直接引述便可。文章提及,「鹹最俗」,而且「常人不可無鹹」,「鹹又是最尋常不過」的東西(文意+表面意思)。由此,我們便能推敲「一般的普通百姓」(深層意思)便與「鹹」的特性相通,兩者皆為尋常,行事思想都無特別過人之處,是到處可見也(深層意思)。至於「苦」方面,技巧相若。「苦」(重點字)的特性是不為一般人所承受(文意+表面意思),正如隱士的淡泊清逸並非一般人可以做到(深層意思)。
舉例至此,相信各位考生已能掌握這類題目的技巧。然而,熟能生巧,多看不同示範,多練習,必能讓各位在考場上得心應手,如魚得水。所以,在此我將繼續以2015至2017年的公開試為例,讓大家明白到此類題目的重要性。
以2015年為例,題目曾問及「女兒笑之,我亦笑之」,兩人的笑有甚麼不同。這道題目的重點在於「笑」字(重點字),但稍有不同的是「女兒的笑」屬於文中的表面意思,可從文章中找到──「因石片重回河灘,以為沙礫再活而歡笑」(文意+表面意思)。至於「我」的笑,則是呼應女兒的笑而引申,是具有深層意思的。「我」的笑是指「明白到世上萬物都有其本性,放在適合的環境才能展現活力」,是一種感悟道理後而發出的會心微笑(深層意思)。至於2016年則是考問「埋在建築工地的番薯」(重點字)可以比喻為甚麼。首先,在表面意思而言,「埋在建築工地」對於「番薯」而言是一種苦難,但番薯卻可堅強生長(文意+表面意思)。故此,作者認為在苦難中,只要我們心繫故鄉,就能生存下去(深層意思+文意)。
思路清晰 解題無難度
最後,在2017年的公開試中,同樣也有這類型的題目。題目問及「跑道」(重點字)可比喻甚麼。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跑道」的特點是繁榮中有一種孤獨(文意+表面意思),然後便可加以引申至人生的歷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彼此會相知相交,但各人到最後也會有自己的人生,需要走自己的路(深層意思)。當然,「跑道」的引申義不止於此,但其他部分就留待各位思考。
其實公開試曾考問「深層意思」的題目遠遠不只上述所提及的,惟每年變化都有少許不同。然而,任憑考評局如何提問,也是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只需要思路清晰,能先找出題目的重點字,通過表面意思再配合文意,分析深層意思,這樣便能把難題一一解開。
以2012-2017的部分內容為例
年份 / 篇章 |
重點字 |
表面意思 |
深層意思 |
2017〈跑道〉 |
跑道 |
繁榮中有一種孤獨 |
人生歷程 |
2016〈紅心番薯〉 |
埋在建築工地的番薯 |
面對苦難,番薯卻可堅強生長 |
在苦難中,心繫故鄉,就能生存下去 |
2015〈論趣〉 |
笑 |
因石片重回河灘,以為沙礫再活而歡笑 |
感悟道理後而發出的會心微笑 |
2014《第九味》 |
鹹 |
鹹最俗 |
一般的普通百姓 |
2014〈第九味〉 |
苦 |
不為一般人所承受 |
隱士 |
2013〈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
瓊漿 |
傳說喝了可以成仙的漿液 |
「正直忠信」的知識 |
2013〈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
糟粕 |
造酒剩下的渣滓 |
「奸猾詭詐」的說話 |
2012〈橋〉 |
橋 |
此岸與彼岸的連接 |
人與家國的連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