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中國支付平台 走向全球市場

2017.11.13
17860 17860

封面專題

現代中國+全球化+今日香港


主題: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生活素質




解說


答案︰D

於二○○四年創立的支付寶是內地其中一款電子錢包,根據二○一六年的統計數字,支付寶的內地實名用戶多達四億五千萬個,普及程度很高。支付寶還向香港及世界各地擴充業務,目前已登陸至少十多個歐洲國家,如意大利、德國、英國及捷克;此外,亦在多個亞洲國家發展業務,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反映這款電子錢包正在走向國際化。



電子錢包 全國盛行

內地電子錢包的用法簡單,通常只須在智能手機下載應用程式及連結銀行卡帳戶,就能在有相關付款設施的餐廳、店鋪、交通工具等地方,以手機掃瞄二維碼付款,比現金支付更方便快捷。

現時內地有多款電子錢包,但以「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是當中的表表者,用戶以億計,甚至連街頭行乞者都提供二維碼,方便善心人用手機捐款。根據國際機構畢馬威的《全球消費與融合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八成中國受訪者願意使用智能電話作為錢包。正因為普及程度高,內地開始出現「無現金社會」的趨勢,杭州就被視為當中的典範。

進軍香港 服務升級

內地移動支付平台不再局限當地,早前亦進軍香港,有本港街市和的士就引入支付寶,方便顧客。支付寶港澳台區總經理李詠詩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初期會在數十輛的士試行,未來計畫擴大至數千架;她亦表示,支付寶將會圍繞衣食住行推出服務,現時已經與超過四千家零售商戶合作。

另一邊廂的微信支付亦不甘後人,大力發展香港業務,並在十月底升級其服務,使港人可在超市、茶餐廳和報攤使用這款電子錢包付費。

放眼國際 開拓版圖

市場研究公司艾瑞諮詢(iReasearch)表示,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在二○一六年的規模已達九萬億美元,是美國的九十倍,預期三年後,中國市場規模增至四十七萬億。

支付寶的業務在世界各地都有長足發展,目前已登陸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英國和美國等地,可以應用在超市、便利店、機場等不同類型場所。而微信支付近年亦進軍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百度錢包掃碼付和京東金融都是後起的中國支付平台,目前已啟動全球化策略,同樣選擇在中國遊客眾多的泰國為起點。





中國企業+遊客 推動發展

市場基礎 反攻外地

電子錢包起源於外國,但後起的中國一點也不輸蝕,甚至「反攻」外地,其中一個原因,與中國市場基礎有關。電子錢包在中國普及,背後牽涉多項因素,例如內地信用卡發展步伐比不少國家慢,卻為電子錢包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加上中國企業大力投放資源和時間,慢慢改變國民的支付習慣,令大眾無論在綫上抑或綫下消費都使用電子錢包,業務因而興盛。

艾瑞諮詢分析指,中國電子錢包在本土市場趨向飽和,因此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平台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由於這些品牌累積了一定經驗與技術,規模亦比不少外國公司大,具備到外地大展拳腳的本錢。

外遊消費 帶動合作

中國旅客亦與內地移動支付平台國際化有密切關係,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和旅遊網站「攜程」統計,去年中國有一億二千二百萬人次出境外遊,他們的消費金額高達二千六百一十億,屬全球之冠。

由於中國旅客習慣使用電子錢包,驅使外國商戶引入中國支付平台,期望藉此吸引他們消費。例如支付寶就與Uber合作,令中國旅客可以在多個國家使用電子錢包付款;日本肯德基亦於今年六月與支付寶合作,而目前已有超過三萬家日本商戶引入支付寶,相信未來只會有增無減。微信支付亦表示,會針對中國遊客,主力拓展亞洲市場。

本土化版本 針對本地人

內地移動支付平台依賴中國旅客使用的同時,亦將這些電子錢包服務本土化,吸引非內地的用戶,以擴大業務版圖。支付寶於今年五月在香港推出「支付寶HK」,這是該公司首個非人民幣支付的應用程式,對象明顯針對港人,而非吸引內地旅客使用。

另外,支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將於二○一八年在日本推出用法與支付寶相似的電子錢包,打算在三年內爭取一千萬名用戶。





移動支付盛行 影響消費模式

加強軟實力 提升競爭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對「一帶一路」沿綫二十多國留華學生進行調查,受訪者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列為「新四大發明」,反映中國的電子錢包在外國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二○一六年的「The Fintech 100」金融科技公司排名中,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就名列第一,可見外界對中國支付平台、金融科技的肯定,證明中國的經濟軟實力不容小覷。

中國企業憑藉自身的經驗對外輸出技術,目前中國與外國進行經濟合作、交流的其中一個媒介就是電子錢包,例如螞蟻金服對泰國的Ascend Money進行戰略性投資,兩者展開合作及交流支付技術;螞蟻金服也投資印度支付平台Paytm及提供技術支援,令其發展得更為迅速,排在支付寶及微信支付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

以支付寶為首的移動支付平台不斷向海外擴張版圖,強化了人民幣在國際結算支付貨幣的功能,有助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改變傳統習慣 走向無現金

中國企業與外國的連串合作,促進世界各地的移動支付文化,甚至推動無現金社會的誕生。縱使很多引入中國電子錢包的外國商戶,其顧客對象都主要是中國旅客,但有分析認為,中國人的消費模式能夠對外國民眾產生影響,令後者增加對電子錢包的認識,然後潛移默化,推高接受程度。

而且中國企業到外地發展的同時,外國也加快推動相關業務,如泰國央行和新加坡金管局現時就正在商討合作計畫,打算把兩地的支付系統PromptPay和PayNow連結起來。泰國央行支付系統政策主管納蓬達瓦表明,合作計畫是加強與支付寶、微信支付進行競爭。

另外,日本約有七十家銀行計畫推出名為「J幣」、可以用作支付和轉帳的虛擬貨幣,此舉被認為是抗衡支付寶在日本的影響力。當各國着力推出移動支付服務,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可能慢慢淘汰,各國未來或會走向無現金社會。

Mindmap:中國電子錢包國際化



相關概念:金融科技 (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

即是以創新科技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例如以流動應用程式,方便用戶管理銀行帳戶,執行付款及投資等指令。近年不少企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就以金融科技而聞名於世,業務包括餘額寶、螞蟻花唄等,照顧不同金融領域的需要,現時如日方中的支付寶亦屬於這家大企業旗下一員。

香港現時也發展金融科技,去年就有一百三十八家新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金管局早前提出七項措施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當中包括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讓各種儲值支付系統互相連接,包括支付寶和八達通。

相關新聞事件簿

國產電子錢包開拓市場

‧長和與支付寶合作:長和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合作,一同營運「支付寶HK」。長和擁有龐大的市場網絡,如屈臣氏和百佳,分析認為「支付寶HK」可藉此迅速滲透本港市場,而對長和來說,亦可通過這次合作提升旗下商戶交易時的效率,免卻處理店內現金的程序。(2017年9月)

‧支付寶黃金周境外交易增加:黃金周期間,香港是支付寶境外消費筆數最多及金額最高的境外地區。境外交易也更趨普及,交易筆數比去年的整體增長超過七倍,人均消費金額則上升五十個百分比。(2017年10月)

‧微信支付進軍歐洲:微信支付所屬的騰訊與英國支付平台Tramonex合作,讓當地商戶引入微信支付,此平台亦打算在未來發展法國與德國業務。另外,微信支付已在前年登陸意大利。(2017年5月)

國產電子錢包的影響

‧支付寶顛覆金融體系: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表示,支付寶以科技改變未來的金融體系,他亦希望支付寶能夠進入金融體系比較落後的國家,協助當地人解決金融問題。(2016年12月)

‧微信支付提供經驗:騰訊去年投資印度即時通訊軟件Hike,而Hike於今年新增支付功能,其創辦人表示此舉參考自微信的運營方式。(2017年6月)



相關辭彙

‧支付寶 Alipay
‧微信支付 WeChat Pay
‧電子錢包 E-wallet
‧電子商貿 E-commerce
‧支付模式 Mode of Payment
‧無現金社會 Cashless Society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內地手機app可以轉帳、叫車很方便,如果有客讓我在香港代購,會直接轉錢到我支付寶,香港同事也會借我支付寶帳號在淘寶購物,」劉先生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保險顧問,業務遍布香港和內地兩地。他說,「但其實在香港有八達通、信用卡,有甚麼就用甚麼,碌卡還可以儲積分、rebate、儲里數。而且我覺得把支付工具都放在手機上也不太安全,像我在湖南出差坐高鐵時手機被偷之後,甚麼都辦不了。」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 5-9-2017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A,中國電子錢包對市民有甚麼吸引力?(4分)

2.你認為中國電子錢包能否在短期內於香港普及應用?(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使用中國電子錢包消費時,市民不必使用現金,只須用手機掃瞄二維碼,消費過程方便快捷,而且購物能夠享受優惠;商戶免卻找換零錢及到銀行入帳的麻煩,使用成本亦低。

2.可自由作答,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如果認為能夠在短期內普及,可強調內地電子錢包的便利,以及這些平台如何大力發展香港業務,有助提高普及程度。若果持相反意見,應指出港人習慣使用現金、信用卡及八達通,電子錢包難於短時間內打破習慣,加上有安全及私隱問題存在,亦難以在短期內令港人釋疑。)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從南海爭議到扣查裝甲車事件,中國和新加坡的關係近期一度出現波折,直至最近逐步回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日訪華三天,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會面。他臨行前接受新華網專訪,讚歎中國在電子支付領域是全世界最先進,值得借鑑。對於中日爭奪的新馬(馬來西亞)高鐵項目,他直言「希望能看到中國的方案」。

李顯龍在專訪中指出,中國在電子支付領域「走得最快」,「我朋友告訴我,中國現在都已經不用現金了,都是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支付,所以出門人家說『不怕口袋沒錢,只怕手機沒電』,這對居民來說是一個很方便的支付系統。」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19-9-2017

資料B

30歲的馬來西亞青年顏昌斌這幾年多次到中國旅遊,成了支付寶的「鐵粉」。聽說馬來西亞商戶也接入了支付寶,他興沖沖地連跑了7家店去體驗,沒想到,這些店都只支援中國遊客使用支付寶。顏昌斌把這段經歷拍成視頻放到網上,希望能盡快用上「本地版支付寶」。

顏昌斌的呼聲,很快得到了回應。7月24日,螞蟻金服宣布與馬來西亞聯昌國際銀行(CIMB)旗下的Touch'n Go(TNG)公司簽署協議,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為當地用戶提供電子錢包解決方案和其他相關金融服務。以後,像顏昌斌這樣的馬來西亞人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地使用手機支付。

資料來源:支付寶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外國人對中國的電子錢包評價如何?(3分)

2.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中國的電子錢包以甚麼策略進軍外國市場?(6分)

3.你認為中國電子錢包的國際化,會對世界造成甚麼影響?(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根據資料,外國人對中國的電子錢包反應正面,認同其便利的特性,甚至希望在本國都能引入使用。

2.中國的電子錢包藉着中國旅客到海外消費的風氣,與外國商戶合作,把服務推廣開去,方便中國旅客消費之餘,又能擴大版圖;同時亦能爭取境外用戶,例如支付寶在香港成立「支付寶HK」,吸引港人使用,並計畫於明年搶佔日本本土市場。

3.同學可以自由作答,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從中國角度出發,指支付平台國際化,將有助提升中國的經濟軟實力;從外國角度出發,指各國的消費態度亦會受到影響,促進當地電子錢包的發展,甚至推動無現金社會。)

參考資料

網頁


‧畢馬威《全球消費與融合調查報告》
https://home.kpmg.com/cn/zh/home/news-media/press-releases/2012/04/consumers-convergence.html

‧馬來西亞人將用上「本地版支付寶」!
https://www.antfin.com/newsDetail.html?id=5987e1fce6d5da1e0278

載自2017年11月1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方俊希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