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SE中文科範文考核:佔分幾多?點溫好?點記好?
2017.09.192018年,正式進入「範文考核」年代!
今年的中四中五中六同學,皆要應付「範文考核」。不少學校都花大量時間準備,問題是,「範文考核」重要嗎?
筆者是大力支持「範文考核」的,可是這一代的範文,佔分似乎不多:
中文科各卷佔分及變化
考卷 |
內容 |
佔分(100%) |
卷一 |
閱讀能力 |
16.8% |
卷一 |
閱讀能力(範文) |
7.2% |
卷二 |
寫作能力 |
24% |
卷三 |
甲部聆聽 |
3.6% |
卷三 |
乙部綜合 |
14.4% |
卷四 |
說話能力 |
14% |
校本評核 |
閱讀活動 |
6% |
校本評核 |
選修單元 |
14% |
從上表可見,原來範文所佔分數,連10%(即一成)也沒有。比較起來,似乎其他卷更值得投資:
考卷 |
內容 |
佔分(100%) |
卷二 |
寫作能力 |
24% |
卷三 |
乙部綜合 |
14.4% |
|
|
共38.4% |
原來,只要寫好兩篇文章,便已獲得半份中文科筆試(38.4%)的回報!所以,接下來幾期的星島專欄,萬勿錯過,蕭源老師會「集中火力」教大家如何在兩份寫作卷中取高分!
今期談「範文考核」,到底有甚麼要注意呢?先看看十二篇範文吧!(其實是十六個單元)
1. 宋詞(念奴嬌)(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2. 宋詞(青玉案)(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3. 宋詞(聲聲慢)
4. 唐詩(月下獨酌)
5. 唐詩(登樓)
6. 唐詩(山居秋暝)
7. 出師表(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8. 論仁、論孝、論君子(部分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9. 六國論(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10. 廉頗藺相如列傳(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11. 魚我所欲也
12. 師說
13. 始得西山宴遊記(曾於1993-2006舊制中文科出現)
14. 岳陽樓記
15. 勸學
16. 逍遙遊
該如何準備?
(1)先學習 / 教哪一課較好?
作為學生,這一點你當然沒法選擇,但按常理來說,不應該依朝代。試想想,如果學生一開始便接觸孔子、莊子、荀子等相對艱澀的文章,對12篇範文留下不好印象,以後的學習還有興趣嗎?
依我看,最好由最容易的開始。我們小時候不是都唸詩嗎?由唐詩開始,最令學生不感抗拒。
(2)如何有效地學習?
最多用比較方式學習,舉例來說,以下課文可以放在一起學習的:
課文1 |
課文2 |
比較項目 |
出師表 |
六國論 |
‧ 勸諫方法 |
論仁、論孝、論君子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 行仁無懼 |
岳陽樓記 |
始得西山宴遊記 |
‧ 個人得失 |
出師表 |
念奴嬌 |
‧ 對個人功業的看法 |
論仁、論孝、論君子 |
魚我所欲也 |
‧ 對仁義的追求 |
師說 |
勸學 |
‧ 擇師的重要 |
月下獨酌 |
青玉案 |
‧ 孤獨的情懷比較 |
官方曾說過不傾向考「比較題」。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天知道會不會「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何況以往舊制中,比較題是熱門題型,事實上沒有比較題的題目會頓失活力。
(3)如何快速記住文章內容?
以〈出師表〉為例子,要記住第一段,其實不難。向各位介紹一個322記憶法:
原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我們不妨之切割為
不利因素 x 3
(1)先帝創業未半中途崩殂
(2)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3)危急存亡之秋
有利條件 x 2
(1) 侍衞之臣不懈於內
(2)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感情因素 x 2
(1)蓋追先帝之殊遇
(2)欲報之於陛下
也就是322。這就可以了!下期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