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化 高齡海嘯
2017.09.28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B:一則綜合新聞
政府統計處副處長陳萃如表示,形容香港過往人口金字塔是「上尖下闊」,但近年已呈「欖球」形,估算到了2066年,將變成「上闊下窄」的倒轉人口金字塔。她會把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交予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協助政府規劃未來各項公共服務政策。 而勞工及褔利局局長羅致光亦表示,統計處最新公布的人口推算數字再次提醒市民,香港未來要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異常嚴峻,同時帶來勞動人口萎縮的問題。他強調首要處理的工作目標,是要減低2036年至2056年這20年間,出現所謂「人口高齡海嘯」帶來的挑戰。 |
答題
(a)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未來50年人口統計數字的一些趨勢。 (4分)
(b)參考資料A和B,「人口高齡海嘯」可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哪些挑戰?(6分)
(c) 「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
關鍵概念 |
生活素質 可持續發展 人口 人口政策 政策規劃 高齡海嘯 全民退休保障 人口老化 人口增長 勞動人口 勞動力 高齡化社會 人口金字塔 挑戰 醫療體系 平均預期壽命 撫養比率 獨居長者 管治效能 公民權利 社會公義 公共財政 貧窮長者 資源分配 |
相關議題/新聞 |
近日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人口估算,預計本港人口將在2043年增至822萬的頂峰,至2066年才會跌至772萬。政府統計處副處長陳萃如表示,香港人口老化是一個長期問題,65歲或以上長者人數在短短20年間會增加超過100萬。政府統計處會把報告交予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協助其他政策局作相應規劃。 |
題型分析 |
a. 屬數據描述題,考生只須客觀運用統計數據,找出各個項目由2016年至2066年有何變化,如呈上升或是下降等趨勢。 |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描述資料A顯示香港未來50年人口統計數字的一些趨勢。 (4分)
→人口增長放緩(整體人口總數50年間大致不變,只輕微上升6.9萬。)
|
2016年 |
2036年 |
2066年 |
整體幅度 |
人口總數 |
701.5萬 |
763.3萬 |
708.4萬 |
6.9萬 |
→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佔總人口比率超過三成,大約三人中就有一個是長者。)
|
2016年 |
2056年 |
2066年 |
整體幅度 |
65歲或以上長者人數 |
116.3萬 |
265.6萬 |
259.0萬 |
142.7萬 |
預計年齡中位數 |
44.3歲 |
── |
54.5歲 |
10.2歲 |
→勞動人口總數減少(近50萬)
|
2016年 |
2066年 |
整體幅度 |
勞動人口總數 |
362.4萬 |
312.6萬 |
49.8萬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b) 參考資料A和B,「人口高齡海嘯」可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哪些挑戰? (6分)
挑戰 |
說明 |
增加本港醫療體系負荷 |
老年人口增加與及平均預期壽命延長,相對患老年病的長者亦顯著增加,為本港醫療體系添加負擔。 |
撫養比率上升 |
隨着勞動人口與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比例差距減少,勞動人口的負擔會比以前更重,在職勞動人口面對撫養親人的生活壓力亦隨之增加。 |
(獨居)長者問題增加 |
大多(獨居)長者除經濟上出現問題外,他們還受困於情緒問題,可能因為他們社交網絡比較縮窄,欠缺傾訴對象,容易有情緒病等情況出現。 |
社會勞動力不足 |
本港勞動人口減少,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及國際形象。 |
政府財政壓力增加 |
政府的社會保障援助金開支可能會增加,需要分配更多的資源來照顧長者,用以其他產業發展等資源亦會相對被分薄。 |
政府管治壓力增加 |
民間政治團體會增加社會訴求,要求政府為本港長者推行更多社會福利保障的政策及措施,令長者生活無憂。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c) 「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
解釋你的答案。 (8分)
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不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本港長者貧窮問題十分嚴重,在現今退休保障制度不完善下,長者的生活異常困苦。全民退休保障可望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紓緩長者因貧窮而產生的怨憤,令社會可趨和諧,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峻,在勞動人口下降但長者人口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會大大增添政府的財政壓力,降低經濟的可持續性,不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新一代生育率下降,未來的退休人士未必有子女供養,而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可望成為回饋他們為香港貢獻的一種方法,體現出社會互助互愛的精神,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過分完善的退休保障可能會產生道德危機,增加人們的惰性,令市民不懂或不會未雨綢繆,只冀望倚靠政府保障生活。長遠而言,會削弱市民的積極性,不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現今的退休保障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強積金行政收費高昂,申請綜援的門檻亦過分嚴苛等。完善社會上的退休保障制度是政府應當履行的政治責任之一,有望提升政府管治效能,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為應付全民退休保障的額外開支,政府少不免要增加稅收。這可能會違反本港一貫低稅率的理財原則,而且稅項會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意欲,民亦可能會減少消費,令宏觀經濟出現萎縮,甚至倒退,不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的答案,均可接受。
四、作答提示
1. (a)分題是高中公開試常見的(卷一)題型,要求學生作出數據描述。面對這些數據題型,同學宜緊扣「描述」一詞,集中描述相關項目隨時間的變化及其所反映的現象 /趨勢,而背後的成因或影響則不必交代。
2. 回答(b)分題時,同學要留意「人口高齡海嘯」對社會的潛在影響,可從政府規劃及實施政策的思考角度作出分析。
3. (c)分題是立場評論題,考生宜有明確立場,論證時也要正反兼論,才可易取理想成績。
五、延伸學習
新聞
《星島日報》 A08 港聞 2017-09-09
2066年港老化加劇 37%人口是長者
每五人賺錢 須養四個人
《星島日報》 A08 港聞 2017-09-09
半世紀後千女配八百男
《星島日報》 A06 港聞 2017-09-10
安老關注組憂未來社區服務不足
《星島日報》 A04 港聞 社評 2017-09-10
莫蹈日本人口萎縮覆轍
《星島日報》 A08 港聞 2017-09-11
20年後「高齡海嘯」
倡《施政》增安老資源
勞工處推措施 鼓勵長者就業
文:鄭偉基
教育碩士(主修:通識教育)(Credit)、任教高級補充程度及高中通識多年、著作《高中通識教育 議題概念詳解及應用》、香港通識教育會會員 email: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