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旦
2017.09.29「文旦」是甚麼?乍一看,以為就是柚子(yòu zi)的另一說法。粵語一般說碌柚,或以品種稱說沙田柚(產自廣西沙田)、泰國金柚、蜜柚等等。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月兩圓,是人們卑微的祝願。過中秋,柚子是時令水果,掰出來的皮,還可以做成柚子燈籠。在台灣,文旦柚適逢產期,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久而久之大家就會在中秋節吃柚子,圖個吉利,甜甜蜜蜜,一家團圓。台灣果農告訴我們,「柚」是柑橘類果樹,經配種後有不同的品種。文旦只能算是柚的其中一種,其他還有蜜柚、白柚、紅柚及葡萄柚等;但不管是哪個產地,通常柚農們廣稱文旦為「文旦柚」(或只說文旦)。
柚子有「佑子」的良好願望。廣東人過年時,居家觀賞、送禮必備的吉祥果物之一:桔。桔就是橘子(jú zi)。普通話「桔」是「橘」字的另一種寫法(俗寫),兩字同音。粵語兩字不同音(橘粵音骨)。粵語「桔」與「吉」同音,因此,「桔」被視為吉祥之果。
同一果品 兩岸三地叫法各異
菠蘿也叫「鳳梨」(閩南話「旺來」,代表好運到來),以鳳梨做餡兒的酥餅,叫做鳳梨酥。台灣朋友送你一盒百年老字號的鳳梨酥,是很有體面的「伴手禮」(手信)。吃在嘴裏甜,琢磨對方的一番心意,心更甜。粵語說的番石榴(原產美洲,老派粵語俗稱雞屎果),在台灣叫「芭樂」(客語「拔仔」,今雅化為芭樂);番荔枝(原產美洲,也叫番鬼荔枝)在台灣叫「釋迦」等等。我們不難發現,同一種果品,兩岸三地的叫法卻不同。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番茄 |
番茄 / 西紅柿 |
番茄 |
奇異果 |
獼猴桃 |
奇異果 |
南瓜 / 番瓜 |
南瓜 |
南瓜 |
車厘子 |
櫻桃 |
櫻桃 |
士多啤梨 |
草莓 |
草莓 |
粵語採用音譯,把櫻桃、草莓叫做車厘子、士多啤梨。奇異果舊稱獼猴桃,今華語地區流通奇異果。奇異果也是從kiwi音譯過來的。粵語慣用番茄(原產南美),口頭上一般不說西紅柿。以番茄做菜,都說番茄炒蛋、番茄炒牛肉。
老派粵語把南瓜說成番瓜(或金瓜)。「番石榴、番荔枝、番茄、番瓜」都帶「番」字。粵語稱外國人為「番鬼佬」,這個「番」字,就是指外國的或外族的(物或人),例如:番茄、番薯(原產中南美洲,又叫地瓜、甘薯)等。老派粵語還說:「佢由細讀番書長大,唔識唐文。」(她從小在外國讀書長大,不會中文。)
世大運選手最愛香蕉
我們出外旅行,進酒店房間門口,就有一個折疊式的行李架。這個行李架叫做「馬扎」。古時候,馬扎有個學名,叫做「胡牀」(坐具)。「胡」字打頭的詞,一定是外來的(「番」也如此)。歷史上,東漢與當時的外族早已有了文化交流,這些文化差異體現在生活細節中,東漢靈帝崇尚西域文化,尤其愛好胡服、胡帳、胡牀、胡飯、胡笛、胡舞,連「京都貴戚皆競為之」。用現代的話說,「胡服」、「胡牀」等這些東西都是中亞地區的進口貨。
2017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台北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喜歡吃甚麼?據報道,世大運選手愛的不只有鹽酥雞和牛肉麵,舉辦方觀察到選手們最愛的水果就是香蕉,每天可以吃掉2,500公斤,第二名則是鳳梨。另外火龍果、芭樂和西瓜也在熱門排行榜中。可見外國選手對台灣水果的熱愛。你呢?喜歡吃甚麼水果?對台灣水果,我情有獨鍾,就是芒果──愛文芒果。遇上好時節,到菜市場走一回,把愛文芒果打包,提着紙箱上飛機,心裏踏實,滿足,幸福!
知識窗
柚子讀yòu zi(輕聲)。與柚子音近但不同的詞有:郵資、遊子、油漬以及優質、油脂、郵址、油紙、有志、有致、幼稚等。要注意區分第二個音節的讀音:
讀zi音 |
讀zhi音 |
郵資(zī)遊子(zǐ) |
優質(zhì) 油脂(zhī) 郵址與油紙同音(zhǐ) |
發zi音時,舌尖平伸靠上齒背(或下齒背);發zhi音時,舌頭翹起靠前硬顎。zi與zhi發音部位不同。
考考你
粵語的合桃,普通話怎麼說?
答案:核桃、胡桃(原產中亞)。
文:林建平(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