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中大揭QR Code及MST付款保安漏洞

2017.09.29
17668 17668

研究發現流動支付系統的保安漏洞,兩款較常見手機支付方式,包括二維碼(QR Code)、磁條讀卡器驗證(MST),不法分子可在用戶支付短時間內,透過惡意程式竊取支付代碼(token),取得用戶的交易權。研究發現支付寶及Samsung Pay均存有保安漏洞,用戶在不知不覺情況下「被交易」招致損失。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公布研究結果顯示,以現時普及度最高的QR Code為例,若用戶手機曾下載過來歷不明的程式、改機或破解過手機版本,當用戶在餐廳、超市等地方交易時,不法分子循預先安裝的黑客程式,利用干擾器令QR Code失靈(1),然後控制手機鏡頭竊取掃描器玻璃面上的QR倒影,偷龍轉鳳(2)將本應找數款項,匯入自己帳戶或作其他交易使用,過程只需一分鐘。……

字詞解釋

(1)失靈:變得不靈敏、失去功能,即是壞了。

(2)偷龍轉鳳:用卑劣的手段,把原貨換了,拿假貨去欺騙人。

語文趣談

小偷名目

不法分子利用手機保安漏洞來盜取金錢,可惡之極。無論是這些「高科技小偷」,還是街頭扒手,都是用非法手段獲取金錢,破壞社會安寧。古人家宅保安沒有今人的嚴格標準,小偷盜竊方法多,因而演化出不同名目。

最常見的入屋盜竊方法是爬過高牆入屋,這種小偷稱為「翻高頭」。其中身手好的飛賊,不用繩索、爬梯,稱為「上手把子」;要借助工具爬牆的,叫「下手把子」。爬上了人家屋頂,掀起屋瓦,吊繩索下去的,叫「開天窗」;鑿穿牆身爬進去的,叫「開窯口」、「開桃源」。

小偷為了偷錢,除了方法多,還會選擇最好的下手時間。

記載宋代民生的《該聞錄》有一則小偷招供:「九月至二月,夜長天寒,(人)多畏寒懶起,乃可為盜。」這種在天寒時盜竊的小偷叫「夜燕」。

不論古今,偷、盜、竊、賊,都是不法行為,人們都要多加小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