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風險高五倍

2017.07.26
17528 17528

中風是香港第四位殺手,其中患有心房顫動(1)的人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五倍。中文大學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引致中風個案從一九九九年十五年間上升近三倍,約半數患者為八十歲以上長者。專家指,若出現心房顫動,或中風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甲狀腺(2)過高等,經醫生評估後服用新抗凝血藥可減低七成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患者因心跳不規則,影響心臟血液循環形成血塊,血塊流至腦血管造成阻塞並有機會引致缺血性中風,可導致永久殘障或死亡……

字詞解釋


(1)顫動
:顫,zin3,粵音同「戰」,解物體振動、發抖;「顫動」是指頻繁地振動。

(2)腺
:sin3,粵音同「扇」,生物中某種能產生特殊物質的組織。

詩詞賞析


〈病中遊祖塔院〉 蘇軾


現代人日益注重健康,但生病難免,正如南宋詩人陸游在〈病中作〉寫道:「寓形天地間,疾病豈能無?」上文中更指中風是香港的第四位殺手,港人須提高警覺,注重健康。

疾病自古是人類的難題,詩人亦曾賦詩,談及卧病時的心境,如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七言律詩〈病中遊祖塔院〉:

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
閉門野寺松陰轉,欹枕風軒客夢長。
因病得閒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

從詩中可見,詩人身體抱恙,但心態正面。首四句先鋪出休閒的畫面,既提到瓜果的芳香,又指烏紗白袍穿來清涼;及後說自己在寺裏休息午睡,看似度假;中段他才揭曉,直說自己其實是因病偷暇,更說安心便是醫治一切疾病的良方;末段提到僧人的友善大方,借他容器隨意喝階前泉水,令人心頭一暖。

港人生活忙錄,病了仍不忘纍纍公事,疲乏之時不妨抽空一讀此詩,向蘇軾借取半分閒靜,補充精力,並安心接受親友的關懷,別把自己逼得太緊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