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深水埗站美化 坐「唐樓」凳等港鐵

2017.05.25
17365 17365

香港人步伐急促,將藝術融入車站,或許能為生活帶來點綴。港鐵與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合作,邀請該校學生為美化(1)港鐵深水埗站,創作獨特設計。有學生將深水埗區唐樓面貌(2)化為車站內的座椅,「睇得又坐得」,亦有學生以區內常用不同類型椅子為設計概念,製成充滿藝術感的拼圖。

另一份設計「深水埗之椅」亦與椅子有關,設計學生認為椅子代表着區內住戶的生活,如餐廳外疊起的膠椅、街角的藤椅、理髮店的躺椅等。學生選擇從不同角度拍下這些椅子,再製成拼合圖,在車站大堂的梁柱上展示。

字詞解釋

(1)美化:事物經過裝飾、點綴,呈現美觀的一面。

(2)面貌:物件面孔的形狀。

文化知識

古人坐姿

香港公共空間少,商場或車站難得一見讓人休憩片刻的座椅。價值不菲的酸枝椅或藤椅等各式椅子,窺探中國人對坐甚為講究,古人按身分地位將坐姿分為四種。

古人本來席地而坐,後來才出現椅子。鋪席於地,兩膝着席,臀部壓在腳跟上稱為「坐」。在〈鴻門宴〉中描述眾人皆以此姿勢進行夜宴,「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從各人列席方位可看出地位高下,古人以室內向東坐為尊,其次則為南向、北向、西向;而張良地位在眾人之下,只能「侍(在一旁)」不能坐。

經常聽到「跪地賠罪」,這種姿勢常用作表示道歉謝罪,或對長輩的尊敬。「跪」是兩膝着地,惟腰股伸直,臀部不着腳跟。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要求秦王為趙王擊缶而跪請秦王。「跽」則解作長跪,〈鴻門宴〉中記載:「項王按劒而跽。」

「踞」指兩腿舒展而坐,是一種隨意的坐法。《莊子.至樂》寫道︰「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可見莊子不拘禮節、性本自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