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紅十字會呼籲捐血事件
2017.05.22新聞事件
早前紅十字會因血庫存量不足,在社交媒體帖文呼籲市民捐血,因用上「4天後急需接受輸血治療的是身邊人,仍然與你無關嗎?」的字眼,惹來網民反感,並質疑紅會將血液運送至內地,或提供予在私家醫院做手術的內地人使用,引起討論;有人反過來質疑是無風起浪,言論亦違反了救人原則。為何一件簡單的捐血呼籲事件,竟演變成身分認同的爭拗?
時事論壇
公共衞生
香港紅十字會:我們重申並沒有將從本港收集的血液運到香港以外的任何地區,所有血液均是應用予本港醫院,為病人作臨牀輸血治療,而中心收集得來的血液全部供給在本港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不分國籍及身分。我們十分需要更多熱心市民參與捐血,以保持穩定和充足的血液供應。
專欄作家吳順目:社媒容易觸發負評,而且有互動性,一如其他媒體會產生漣漪效應。像紅十字會今次風波,就惹起外界對會方處理血液和勸捐安排會否引起浪費血液的討論,代價和影響不可小覷。
通識老師葉一知:其實紅會已澄清很多次,但沒有用,「內容農場」照借此賺錢,有人樂此不疲去相信。相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政治需要。問題是,對於種種「內容農場」的荒謬報道,紅會已澄清多次,但有一班人永遠盲目相信,只質疑紅會,卻不質疑「內容農場」。
時事評論員盧峰:成立紅十字會的初心,就是為了有一個不分種族、國籍、政見、階層、敵我的組織救急扶危,希望即使在最極端、最你死我活的情況下仍不會見死不救。要是日後捐血、輸血要先問背景,講究來港的日子有多久,懂不懂唱廣東歌說廣東話,這個已不是我們知道的香港,而是一個冷血不仁落後野蠻的城市!
傳媒工作者曾志豪:今天居然可以在中港矛盾下,把捐血救人變成「免費畀血你幫大陸人」,甚至把「香港人優先」的精神發揮到極限,連捐血都要指定只捐給香港人。誰人問血液拿身分證明文件?更甚者,紅十字會的廣告「如果需要輸血的人是你」,也說成是「恐嚇」,網上一地的玻璃心。我實在看不出這廣告字句有甚麼須要道歉的地方?將心比己,只是希望引起你的共鳴,也算是恐嚇?
《頭條日報》社評:香港人口老化,長遠而言,需要輸血人數將會增加,隨着戰後嬰兒潮人口步入老齡,恐怕需要輸血者將多於捐血者,而婦科及產科對輸血需求亦上升,這跟遲婚有關,因高齡產子過程中出現併發症和須要輸血的機會較高。紅十字會必須盡快調節捐血安排,以應付未來社會人口變化的需要。
想一想
從讓座的討論到今次捐血呼籲事件,有人認為現今社會缺乏同理心,你是否認同這種說法?為甚麼?
載自2017年5月22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