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消費習慣難改 共享經濟不易

2017.05.22
17326 17326

打着「共享單車」概念作招徠的電子租單車公司於上月落戶香港,但未幾即發生單車接連被人蓄意損毀事件。「共享經濟」在外國已流行了一段時間,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卻未成氣候,並遭遇不少阻滯,到底原因何在?更重要的是,大家認為這種商業模式,值得我們為它掃除障礙,讓它順利植根香港社會嗎?

今日香港+全球化

主題:生活素質+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有利於已發展國家或者是國際性資金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
‧全球化在不同國家之間或在一個國家內所產生的影響是相同抑或相異?













改變世界的觀念

「共享經濟」(The Sharing Economy)被《時代》雜誌列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觀念之一,它的「代言人」是Uber和Airbnb,相信同學就算對「共享經濟」認識不深,但對Uber和Airbnb應略有聽聞或認識吧!

共享經濟的概念,改變不少外國地方的傳統商業運作模式,舉例:Airbnb讓大眾對旅行住宿有了新概念──不一定要通過旅行社中介租住酒店,而是可以租住別人閒置出來的房子。

這股新風氣近年漸漸吹進香港,不過氣候未成,因為真正的共享型經濟在香港社會遇上阻滯。想知有甚麼困難?大家先看下圖,了解清楚真正的共享型經濟是甚麼。



購入出租非「共享」

真正發揮到「共享」作用的「經濟」模式,應該要符合以上條件。上月以「共享單車」概念作招徠的電子租單車公司GoBee.Bike,落戶香港未幾即發生單車被人蓄意損毀事件,市民大眾紛紛慨嘆本港難以容下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

其實,GoBee.Bike的單車並不是閒置資源,而是該公司專門購入作出租用途,情況就像酒店出租房間一樣,哪稱得上是共享經濟?事實上,香港要出現真正的共享經濟企業,面對的問題可不少。

香港難容共享經濟

問題一:合法 / 犯法

被指與的士「爭食」的Uber,在外國風行,就是在亞洲地區如新加坡亦已獲得合法地位,然而香港的Uber經營地位卻很尷尬。五名Uber司機前年被警方拘捕,今年三月被裁定「駕駛汽車以取酬載客」和「沒有第三者保險而駕駛」罪名成立。

雖然Uber在香港仍然「運作」,但是裁判個案會不會令市民卻步?車主有空閒時間,車子又閒置着,會不會把這些資源共享?市民又會否擔心欠保障而不作考慮?

問題二:消費模式

共享經濟顛覆傳統的商業運作和消費模式,要在香港盛行的話,須要突破很多固有觀念才行。

‧以租代買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香港購物太方便,要港人改變消費態度,接受以租代買的生活習慣,十分高難度。

‧出租創富

借物平台Gaifong創辦人梁懷宇指出,這種模式的生意難度之一是「令物件擁有人知道他手上的東西,原來有需求,可以借出去賺錢。」

思考:

共享經濟在外國流行,但在香港仍未入流,當中的法律問題和消費習慣是高牆,要打破嗎?這是大家應該先認真想想的問題,這種商業運作值得我們的社會為它拆去高牆嗎?

作為自由民主社會,開放的作風當然重要,例如英國政府在二○一四年成立的獨立機構「英國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UK),為共享經濟成員公司提供培訓和諮詢,又積極處理保險、產權等政策和法例,讓共享經濟能夠順利發展。

至於香港方面,你有甚麼想法?舉例,若有業主有意把住宅單位租予旅客作短期留宿,但根據《旅館業條例》,本港是不容許少於二十八天的無牌短租,否則屬於犯法,那麼就要思考法例本身的意義,保障和維護的是甚麼,再跟自由和發展新經濟模式一同衡量,之後,才說出你的想法。



相關概念

經濟轉型(Economic restructuring)


經濟轉型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的轉變,任何一個地方面對全球化及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都需要面臨經濟轉型的問題,如改變支柱產業,發展高科技或新興行業,使經濟得以持續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的傳統工業便致力進行經濟轉型,發展服務業,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隨着中國崛起,有論者認為香港有必要發展多元產業,才能保持競爭力。

消費者權益(Consumers' rights)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及應得利益,包括安全保障、正確資料、自由選擇、發表意見及獲得賠償。

由於消費者所購買和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是由經營者提供,因此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經營者首先負有直接的義務及責任。國家和社會也負有相應的義務,例如就消費者權益成立相關的投訴機構、機制、法例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費主義(Consumerism)

「消費」已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對消費的重視正正展現出消費主義的威力。消費行為的目的,離不開滿足生活或心靈所需,加上「主義」一詞在後,反映個人或群體對消費的投入及渴望;有些人視之為生活重要的一環,甚至是人生觀。不同學者對消費主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後遺症,亦有人指出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攀比和炫耀,沒有止境。

可能有人會認為消費主義是一個負面的概念,但有學者分析指,消費主義已是普遍現象,應該把它視為一個中性的現象分析。







相關辭彙


‧城市競爭力 City competitiveness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消費者委員會 Consumer Council
‧集體訴訟 Class action
‧法治 Rule by law
‧公平競爭法 Competition law
‧市場透明度 Market transparency

資料庫:的士與Uber

本港的士服務質素參差,負評愈來愈多,在Uber進入本港市場初期,更立刻被比下去,形成的商業競爭,引起許多職業的士司機的不滿,政府目前的做法是不予Uber合法地位,但同時又要回應市民的訴求,提升出租車的服務質素,於是提出了優質的士計畫。

優質的士計畫最快於明年批出三個優質的士專營權,提供約六百輛新專營的士,這批優質的士車齡不可高於五年,均要採用較高級的私家車,收費較高,並提供七人車選擇,方便市民的不同需要。



Mind Map:香港共享工作間成功運作的原因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畫」


天水圍婦聯之「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畫」獲社會福利署資助,直至2016年7月,我們共服務之受託兒童達4,536人,其中「中心託管」服務13,658人次,服務時數達57,356小時;「社區保母」託管64,812人次,服務時數高達485,967.5小時。

我們揀選有愛心、富責任感的婦女進行下列「社區保母訓練」:

1.須接受「社區保母」培訓課程,課堂內容:包括認識本計畫、義工培訓、幼兒家居照顧、疾病及意外處理、虐兒資訊等。**出席率達百分之八十的學員才可獲考試資格,並須通過考試。

2.須通過30小時實習(內容包括訓練保母的溝通能力、幼兒照顧實務操作能力、義務工作之應有態度等)。

3.須通過家居安全及衞生評估。

4.本中心每月會進行保母家居突擊檢查,以確保保母家居環境安全整潔及照顧幼兒之服務質素。

資料來源:天水圍婦聯網頁

答題


1
根據資料,你認為資料所指的是一種具有共享經濟概念的計畫嗎?(3分)

2.參考資料,你認為推廣如資料所指的計畫對香港社會有何好處?(5分)

3.根據你在題2所述,你多大程度認同香港市民歡迎這種計畫?解釋你的答案。(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基本上是運用了共享經濟的概念:讓社區上有閒餘時間和家居空間的婦女,替忙碌或其他原因未能照顧幼兒的家長照顧小孩。

2.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可以解決到婦女就業問題。如釋放一些勞動力,亦可以幫助一些想增加收入的家庭主婦。)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香港的雙職父母工作忙碌,除了無時間照顧小孩,亦無時間處理家務甚至預備晚餐,他們傾向聘請外傭「長駐」家中照顧一家起居和小孩,從本港外傭數字可反映實況。)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由廣州市團校、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組織編寫的《廣州青年發展報告2016》的分析內容:

受教育程度愈高,職業收入愈穩定,所佔有的社會資源也就愈多,擁有更多的資源可使人具有一種更加開放、樂觀的人生態度,而缺乏資源可使人缺乏自信,對其他人產生不信任。擁有更多的資源意味着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能夠承擔信任別人所產生的風險。

家庭成長環境方面,成長於完整和諧家庭的青年,對人更容易產生信任感。其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對三地青年的社會信任均產生影響,但不同的是,更影響廣州青年社會信任的是「母親的受教育程度」,而更影響港澳青年社會信任度的則是「父親的受教育程度」。此外,在港澳青年的社會信任度影響因素中,「家庭階層狀況」有很高的相關性,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年社會信任度較高,而廣州青年的社會信任度與「家庭階層狀況」存在的相關性並不高。

資料來源:「找工作最緊要開心」20-2-2017《每日頭條》

答題

1.
你是否認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高低是共享經濟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原因何在?(4分)

2.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經濟動力,參考調查資料及就你所知,構成青年的社會信任程度高低的條件/因素是甚麼?(6分)

3.香港社會是否符合你在題2所述的條件發展共享經濟?會面對甚麼困難?(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共享經濟的項目多涉及租借而非買賣,物品是否順利出租(例:業主會不會在房子臨出租前一刻突然取消交易),出租了的物品會不會被惡意破壞,都須要互信作為基礎。

2.家庭擁有的資源多、父母的教育程度較高、家庭階層狀況屬中產的青年的社會信任度較高,能夠承擔信任別人所產生的風險。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香港社會貧富懸殊,雖然以非富裕的一群人,即佔大多數的中產及基層為主,但未必會阻礙共享經濟的發展,因為香港仍有良好的教育制度、法治,普遍公民道德意識強。)

參考資料

網頁


‧共享經濟正夯:從甚麼是共享經濟到應用個案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5357/BN-ARTICLE-35357

‧我的就是你的,共享經濟到底在共享甚麼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108-internationalwhatsmineisyours/

書刊

《共享經濟:改變全世界的新經濟方案》
作者:馬化騰、張孝榮、孫怡、蔡雄山 出版:天下文化

載自2017年5月22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