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中大編製戰爭史教材套

2017.05.15
17292 17292

教育局正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加強學習興趣備受關注,教育局委託中文大學歷史系編製「中國戰爭史」為題的學習教材套,選取長平之戰(1)、黃海海戰、日本侵港等九場戰役,介紹戰爭形態、戰陣採用與武器發展等。

中大歷史系副教授張瑞威指,討論戰爭史須先處理地圖資料,經過反覆設計後,決定參考兵棋(2)遊戲格式繪製地圖,讓學生理解戰場地形與戰力部署,「一個小格代表一個空間,每隻棋等於是一個兵力單位」。

戰爭反映武器演變,張瑞威指教材套不僅圖文並茂作介紹,比如從敦煌(3)雕像與壁畫看到唐代士兵穿着鎧甲至鱗甲的演變。教材套更把意大利藝術家達文西在草稿記載的弩,與宋朝兵書記載的絞車作比較。

探古知今

(1)長平之戰:戰國時期秦國在長平大敗趙國的戰役。長平即今天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戰事其中一個轉捩點是趙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改用趙括領軍打仗。趙括就是大家熟悉的「紙上談兵」主人翁,熟讀兵書而沒有實戰經驗,結果趙軍大敗。

字詞讀音


(2)棋:廣東話不少字有文讀、白讀兩種讀音,棋是其中之一。棋的讀音是「其」(kei4),但口語有時讀kei2。

地理縱橫


(3)敦煌: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中國古代絲綢經此西運,是絲路的重要據點。也稱為「燉煌」。

古文閱讀


歷史上中國經歷無數戰役,其中的經驗歸納成不少兵書。歷代王朝的統治者都很重視這些兵書,因為它們是軍事作戰經驗的總結。眾多兵書之中,最有名的必定是《孫子兵法》。這部經典的作者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內容以《計篇》開始,總論戰略決策;最後以《用間篇》結束,概述戰略偵察。孫武論述了戰爭的普遍規律,以及行軍打仗的重要原則。其中《孫子.謀攻篇》的一段文字相信無人不知: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段文字指出掌握資訊的重要,即使放在今天也很實用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