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東華影像解剖重建鯨豚3D頭骨

2017.05.08
17246 17246

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有師生將人體影像解剖技術,首次應用在鯨豚上,毋須動刀解剖,可於一分鐘內重建其頭骨三維影像,準確度逾八成八,不僅快速分辨鯨豚種類,更有助分析其死因與身體狀況。

修讀醫療科學學士(主修放射治療)四年級的袁晞(1)朗(Adams)自小鍾愛海豚(2),三年前知道助理教授葛展榮的應用研究對象是鯨豚後,主動要求參與其中。他共參與九次這樣的行動,包括一條長約兩米、重逾二百五十公斤(3)的成年中華白海豚。研究成果早前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引起外國生物學家的關注。

字詞學習

(1)晞:蒸發、乾燥;曬、弄乾;消散;破曉。

(2)海豚:古時已有海豚的說法。見《登大雷岸與妹書》:「豚首、象鼻、芒鬚、鍼尾之族。」也稱為「海豬」。

認識中文

(3)公斤:米、公斤是現代單位,古時中國另有一套度量衡。長度單位有丈、尺、寸、尋、仞等;重量單位有斤、両、錢等。

中國傳統文化概念

中華白海豚可以說是香港的吉祥物。中國也有吉祥物,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龍。中華民族一向自稱「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裏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古人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已崇拜龍的圖騰,相傳中華民族的祖先,像盤古、伏羲、女媧、炎黃、堯舜大禹等等都是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代代相傳,至今南方很多房子的屋脊還有龍的標誌。

龍是中國的象徵,滲入了中國的文化。比如中文有不少帶「龍」字的成語或典故,形容生活裏的美好事物,像龍精虎猛、生龍活虎等。龍的象徵精神亦體現在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遠古的領導者帝堯提出,國家、人民必須團結,這種「協和萬邦」的精神就是龍的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