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個最能描述地球?世外桃源、天地與我並生
2017.04.28題目
以下兩個形容,哪個最能描述地球?
1. 世外桃源
2. 天地與我並生
資料一
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摘自《桃花源記》
資料二
《物種起源》指出物種不但不斷演化,而且源自共同祖先,通過分枝(branching)的模式逐漸發展出來,而演化的機制正是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達爾文在書中利用在「小獵犬號」環球航行中所帶回的大量數據和樣本(多達 400頁動物學筆記、1,300多頁地質學筆記、770頁日記、1,500多個保存在酒精瓶裏的物種標本、近4,000個風乾的物種標本),再加上返回英國後的實驗數據、通信等,去支持他的理論。
摘自《通識+網站》
資料三
金星沒有生命的原因:
因金星無臭氧層,所以陽光的紫外綫可以強烈的照射進來,如果金星上的生物沒有演化出可抵抗紫外綫的外殼的話,是很難生存下去;金星的大氣很乾燥(濕度不到0.01﹪),缺乏水分,我們都知道生命是需要水分來生長和繁殖;金星的大氣壓力降低成不到地表的1﹪。
火星有生命存在嗎?
火星的大氣不到地球的1﹪,氣體組成主要是二氧化碳,表面溫度在冰點以下,有生命的可能低。
摘自《AEEA天文教育資訊網》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地球有甚麼特質?地球和我們的關係是怎樣?
‧ 世外桃源有甚麼特點?
‧ 「天地與我並生」表達的是甚麼?
論點參考
莊子(思想家)
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語譯:
整個天下不會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是渺小的;我們的壽命不會比夭折的小孩長,而長壽的彭祖是短命的。萬物和我都是一個本體,既然是一個本體,還能有甚麼言論、看法?既然稱為一體,還能沒有言論、看法?
賴明鑑(生態研究員)
地球上約有上千百萬的物種,然而我們知道的大約僅佔其中的1/10;知道而且為人利用的,更不過是這當中的少數而已。但僅僅如此,我們卻已經從中獲得許多利益,滿足我們在食物、藥物、木材和經濟等種種需要。飲食、醫藥、住行乃至休閒,生物多樣性帶給我們方便、有品質的生活,而生物多樣性在實際經濟效益上更不容小覷。美國在1990年全年開出的醫療處方藥,有1/4的活性成分來自於植物。
文同愛(環境法學者)
他(蓋婭學說提倡者拉夫拉克)把這一女神看作地球生命體,並定義為:「大地女神(地球生命體)就是擁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存在,就是對地球環境化學地、物理地控制,使地球自動地保持健全狀態的能力。」不過,他認為,「大地女神發揮作用,不是像人類一樣使用頭腦,而是在無意過程中化學地、物理地控制身體,把體溫自動地保持在最適於生存的37度,這是一種自動調節機能。」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用「世外桃源」形容地球最貼切。世外桃源是指環境極美的地方,而地球正是如此。就目前所知,宇宙之中,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而且有高等智慧生物。其他星體的環境都很嚴酷,即使是接近地球的火星、金星,也很糟糕,要不太冷,要不沒有臭氧層。反觀地球的環境十分理想,距離太陽不遠不近,有臭氧層、磁場阻擋輻射,適合生命發展。又,《桃花源記》記述的世外桃源有美麗的水池,地球也一樣。地球是暫時我們知道唯一擁有液態水的星體,其他星體最多可能曾經有水,或冷得只有冰;世外桃源又有「桑、竹之屬」、「雞犬相聞」,而地球也擁有多種物種。地球的物種,已知加上未知的,估計總數有1,300萬到1,400萬種。這些物種不但是豐富的資源,還為世界增添色彩,令世界變得更美。地球是美麗、生氣勃勃的地方,絕對是世外桃源。
乙同學
我認為「天地與我並生」這個形容最準確。由地球孕育的生命,本來就是同源。無數證據證明,演化論是正確的,這個理論指出各種生物很有可能是由同一個源頭演化而成。說天地與我並生絕對有根有據。此外,一些人主張,地球本身其實是巨大的生命體,所有生物和環境緊密相扣,互相影響;地球跟生命一樣,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例如森林樹木如果太多,會較易觸發火災,從而減少樹木數目。根據這個主張,我們根本就是地球一部分。事實上,從老莊哲學看來,地球和我們、宇宙萬物從來都是一體,因此才有天地與我並生之說。道家認為,人和自然並沒有分別,萬物各有不同特徵、功用,但本質其實一致。從這個角度看,地球和我們都是一體,萬物與我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