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頂破問號箱 解讀文言文

2014.08.27
172 172

文憑試「死亡之卷」中文科,在2015年將重新引入文言文範文。面對來勢洶洶的「怪獸文」,你或者跟下文幾位年輕人一樣,百思不得其解:「喂,一千幾百年前嘅文章,關我鬼事咩?唔讀古文,一樣可以寫得玩得瞓得啦!」文言文範文,究竟是天使之手還是死亡之吻,他們頭頂有無數個問號……

千年文學 修養內涵

宅男東仔抱着今年書展大賣的《愛你,若只如初見》,日刨夜刨,就是為了向鄺俊宇學習,如何感動女生。「嗱,想吸引女仔,最緊要喺適當時候加入流行歌詞,文章段落斷成幾句幾句,夠簡潔, 瀟灑!」

少年,你實在太天真了,真正有內涵,並不是刻意斷句,故作詩意就成。書名《愛你,若只如初見》,其實是化用了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首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意味深遠,把人與人的關係,比喻為秋天的風。秋風因為夏天的扇子被棄而悲傷,感嘆人與人如果能一直保持初次見面時的好感,就不會像秋風悲嘆扇子般傷感。可是,把時間定格,永遠停留在初次見面的瞬間,是不可能的。夏去秋來,扇子始終會被棄。倒不如接受現實,快快放手。鄺俊宇的書,是把這個人生道理,用到愛情上。如此深情,自然迷倒萬千少女。

要寫出動人的句子,肚子裏必須多積點墨水,言之有物,文句中有深意,才能讓人多番咀嚼。讀古文,理解了文句的意思,在適當時候抽取精要之句,融入自己的文章中,自然更深情,更有說服力!

讀得懂 寫得到

「啲古文幾百年幾千年歷史,都out晒dated啦!點可以用喺現代嘅文章呀?」

東仔此言差矣!其實千古以來的人,傷春悲秋的事,不過都是「失戀」、「無人欣賞」、「年紀大」、「國家興亡」等等,和現代人差不多!情況相似,只是古人身處的時空與我們不一樣。像著名女詞人,宋代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每個字都很簡單,可是她重複地運用了疊字的寫作技巧,使感情更深刻,愈讀愈悲涼。「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尾末幾句,道出了她悲傷的原因,孤獨。丈夫的逝去,是她最大的傷口,一個愁字,根本說不清她心裏的痛。這種感覺,和我們失戀分手了,一模一樣。下次想寫這種無以名狀的痛,不如試試用疊字?

除了深情文,讀古文,還可以練就霸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開首就拋出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把意境拉到一整條大江般寬闊,他乘着船,面對大江大浪,想到的都是千年前的英雄人物。後面又來一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營造出如電影般的畫面,他以「亂」一字形容石頭,以「驚」字形容浪濤,令人聯想到三國時代的亂世。他又把浪濤激起的浪花比喻為「千堆雪」,營造出古戰場肅殺的氣氛。只要把他的「煉字」學起來,在名詞前,加上適當的形容詞。短句,更有氣勢。

12篇範文精華

在中國傳統學術思想裏,文學、歷史、哲學,三者環環相扣。例如《史記》本是記述正史的史書,當中許多細膩的描寫,猶如文學小說緊湊動人,歷史事件更常常讀出古人處世的哲學智慧。教育局重選12篇文言經典,先秦諸子散文、唐宋詩詞、篇章,都是中國文史哲精華中的精華。細味深讀這12篇作品,就是從基礎學好中文:

  1. 〈論仁、論孝、論君子〉《論語》
  2. 〈魚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3. 〈逍遙遊〉《莊子》
  4. 〈勸學〉《荀子》
  5. 〈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
  6. 〈出師表〉 諸葛亮
  7. 〈師說〉 韓愈
  8.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9. 〈岳陽樓記〉 范仲淹
  10. 〈六國論〉 蘇洵
  11. 唐詩三首:
    〈山居秋暝〉 王維
    〈月下獨酌〉 李白
    〈登樓〉 杜甫
  12. 宋詞三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聲聲慢〉 李清照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以史說理 訓練思維

廿二世紀人人移師網上社交平台交朋友,唔理你想吸引女神定男神的注意,抑或躲在大小熒幕後面做鍵盤戰士,最怕,遇着邏輯混亂的人,說話亂七八糟。不用怕!技高者會智取,做到用說話技巧取勝,以理服人,引經據典活用前人的智慧句子。

尚友古人 穿越升「呢」

校花女神杰杰聽到要背古文,輕皺眉頭,撥一撥秀髮道:「老師成日話讀古文可以『尚友古人』,嗱你睇!我Facebook入面有千幾二千個朋友,仲使乜add古人做Friend呀?」

試想像,幾千年前經歷過千百次的朝代交替與文化興衰不斷,絕對比現在身處的環境更加紛亂失常。在悠長歷史中生活、積累文化,追隨古人的步伐自然學到最多東西啦。所謂「尚友古人」,是孟子在《孟子.萬章下》提出的:「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教大家交朋友第一步,要識得揀。最理想是認識全天下修德有成的「善士」,獲得一班「高呢」的朋友後,要一起研討古人及其作品。隨時隨地,通過書本與古今的先賢名哲心靈溝通,做到穿越界限與古人神交。

學古文 辯駁有深度

實際上,「尚友古人」的一大好處是提升議論和說理的深度。新十二篇範文中,就有兩篇屬議論、論說體裁的篇章,如〈六國論〉和〈出師表〉。文言議論文的論說技巧,甚有參考價值。例如蘇洵的〈六國論〉「借古諷今」的手法,先抨擊宋皇朝對外族實施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汲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依據史實針砭時弊,發人深省。〈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書的奏章,情理交融勸說年幼後主應繼承先帝遺志,完成復興漢室的大業。言辭懇切,寫出諸葛亮對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北定中原的決心與忠誠。

才子都拜 借古諷今法

學懂借古諷今的說理方法,不但議論的層次提高,講句說話都大聲點。香江第一才子陶傑,經常在專欄引經據典,用借古諷今的方法針砭時弊,就像他〈讀古文〉一文這麼簡單:「譬如〈出師表〉,今日的青少年,即使明白『課文內容』,了解『文章主題』,但一定對一個嚕囌的諸葛亮,嘮叨着苦口婆心教一個官二代、二世祖,怎樣懂事、生性做人,覺得厭煩。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網絡公民,不會再為〈出師表〉裏的儒家忠貞深受感動,相反,他會認為,既然這個叫劉阿斗的太子黨,毫無知識能力,用一場茉莉花革命,把他幹掉好了,跟他浪費時間做甚麼?」

又如〈日本人看文化〉一篇,表面上是說日本人對別國文化掌握得透徹,「唐人以詩歌抒達其『情』,宋詩以議論發揮其『智』。」連唐宋兩朝詩歌的特點與風氣都分析得如此準確。他續寫到「南宋之滅亡,正在於宋朝的文人太好『高談濶論』,好議論,則產生了宋明的『理學』。宋朝的文化人好講道理,因為宋太祖之後的皇帝大都講道理,最後,不講道理,崇尚暴力的金人打過來,宋朝遂以議論亡其國。」由日本人看文化,寫到宋亡原因。

借古代宋亡,論說現今香港,「今日香港的大律師和學者,推動普選,喜歡跟中方講『基本法』條文如何解譯,喜
歡在民間舉辦論壇,喜歡在電台電視『理性討論』,跟中國講道理,這就是南宋的清議作風。不要忘記,南宋是被不喜歡『論述』的北方滅掉的。」由日本人看文化,說到唐詩宋詞到宋亡原因,以至香港現況,是借古諷今的完美體現。

人生哲理 道法自然

中國歷史有三千多年,這三千年中,多少文人,寫過多少文章,自然是數也數不盡。能保留到今時今日,傳誦
千古的文章,自然是精華中的精華,字裏行間所盛載的哲理,絕對不可輕視。

「ABC」Daniel在澳洲長大,十歲才跟隨父母回流香港,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回澳洲升學,中文?足夠溝通就夠了。「YOYOYO!我係ABC,讀理科仲要最討厭政治,點解仲要我讀文言文?!」

古人怎樣學做人?

所謂「術業有專攻」,就算同學未來打算修英文、讀數學,或者只對中國語文科以外的科目有興趣,都要謹記學做人、懂生活,幾時都最重要!正如你可以有無限的理想,但做個好人、待人以誠的普世價值,時時刻刻都適用。古文就好像處世的說明書一樣,由大智慧家和學者用文字歸納自己的心得,幫助大家達到人格面面俱圓、社會和諧與倫理和睦的理想世界。

來!學做個好人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他言下之意是文章好、成績好只代表這個人的文學好;但作人好,做事對,才算是學問。他認為儒家經典《論語》,都是孔子在講究如何作人做事,如何做人的道理。如《論語.顏淵第十二》(論君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不過是三句,就清清楚楚地道出君子與小人的分別,君子是樂於看見及幫助別人成功的,不會對別人做壞事。而小人則相反。要做君子還是小人,由你話事。過去教育局大推「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令人反思學問與個人修為到底是否對等。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而低分高能者又能否不被社會淘汰?現時坊間有不少勵志處世的精讀本,教人活在當下、二十歲前要學會的東西、學習不抱怨、啟動正能量等等,古人哪有今天的「雞精書」?他們就從這些經典哲人的結集學習、成長。

美好山水 感悟正能量

古文當中,以宴遊山水的遊記是最輕鬆又「嗒」落有哲理。範文中就有〈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岳陽樓記〉兩篇:唐代柳宗元所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描寫西山的怪特,抒發對懷才不遇的憤懣和現實醜惡的無奈之情。作者就表明了被貶後的憂懼、苦悶心情,宴遊西山看見自然景物的美好,借景抒懷,以山川壯麗卻無人賞識,自比士人之懷才不遇。「然後之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在登山前,作者的心情鬱鬱不歡,但當他登山至高處時,他知道了西山的突出,和一般小山丘不同。它是那樣高大久遠,與天地大氣同生,甚至不知其邊際。西山的廣闊無際,令作者豁然開朗,像與天地同在共存,超脫了時間與空間。他在自然的廣闊景物中,山水撫慰了他的心靈,讓他放開了對功名的執着。

〈岳陽樓記〉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他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的岳陽樓寫文。相信同學都聽過文中金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文章通過對洞庭湖的側面描寫,襯托岳陽樓。滕子京是被誣陷被貶,范仲淹規勸他要有濟世情懷,以正面樂觀精神感染老友。

文言POWER UP!

STEP 1
不少同學覺得連字詞都解釋不了,閱讀文言文困難重重。還原基本步,由淺入深,掌握基本字詞開始。例如基本的「你、我、他」,人稱代詞、時間代詞、常見通假字等等,也可以背誦範文,有助適應句式,掌握句子節奏。唐宋名家詩詞,便是最好的入手背誦材料,詩詞押韻又優美,文學價值極高。

STEP 2
掌握詩詞後可以試試挑戰各種韻文、散文篇章。《世說新語》、《史記》、唐宋八大家的都是名篇。而每期《悅讀中文》刊出的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分初、高階兩個程度,多選用各朝名篇,模仿DSE考試模式出題,更有助應付考試。

STEP 3
如上面所說文史哲一家,讀通古文智慧,除了應付眼前考試,體會古文當中包含的品德情意、生活與處世哲學,就可減少在人生的課題上走冤枉路,何樂以不為?所以話,識得做人一定會讀古文。

延伸閱讀:《悅讀中文 文言精讀本14/15》

文言POWER UP三部曲的精讀版,收錄初階詩詞練習、中階模擬閱讀卷練習、高階練習連深入賞析、解題。三級文言篇章練習共46篇,由淺入深,逐步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悅讀中文 文言精讀本14/15》為今年《星島日報》校園訂閱計畫贈品,訂閱詳情請參閱本年度的「星島校園訂閱計畫小冊子」。)

文:Andrea、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