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升級再造 讓廢物重生

2017.04.24
17175 17175

沒有一件東西製造出來的時候注定要成為垃圾,地球資源有限,任何物料只要花點心思,就能以另一種形態繼續再用。「Upcycling」(升級再造)把可回收物再製成新產品,賦予第二生命,是全球設計界的最新趨勢。九十後環保設計師何詠盈Tina三年前到丹麥交流,觀摩當地發展,深受啟發,回港後創立品牌「Circo Loop」,主打環保物料升級再造家品,走上不一樣的設計師之路。

時事專題


●九十後環保設計師Tina利用布碎升級再造成各種家品。

人棄我取 物盡其用

Tina擅長以紡織品循環再造,以布廠棄置的布碎、迪士尼不要的戲服等,像變魔術一樣,改頭換面成為潮味十足的家品,包括咕𠱸套、坐墊、電話套、收納容器等,如果不說,也看不出是廢物再造,「不論是技術或物料運用的可塑性,歐洲步伐比我們前得多,他們有以塑膠壓碎再造成纖維物料,然後變成運動衣物,環保再造的面向可以很闊很多選擇。」北歐之行令她大開眼界,亦衝擊着她的思維。

「我會因應物料的特色和顏色配搭而設計,每次都是『睇餸食飯』,發揮更大。」去年底與基督教服務處合作,教授南亞裔婦女編織牛仔布咕𠱸套作慈善義賣,令升級再造的概念變得更有意義。


●不同物料經循環再造,可以有新用途。

Tina試過到東莞的成衣市場回收布碎,雖然選擇多,價錢也便宜,不過眼見大批大批的布被棄置,有時也會氣餒,「為甚麼別人隨便掉棄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責任去回收?」話雖如此,Tina仍然盡最大努力,將浪費減到最少。

環保概念 推廣教育

環保用品的物料需要作特別處理,Tina坦言消費者會關心衞生問題,而產品包含設計師的心血和巧思,加上工人的技術未必能大量生產,成本較高,能否吸引消費者真金白銀購買,成為主流,尚成疑問。整個概念關乎資源再用及整個消費生態,須要教育消費者,改變觀念。

只有二十五歲的Tina,目標已很明確,希望將減少消耗、惜物和物盡其用的想法,與下一代分享,所以她不時到中學主持工作坊,講解自己的理念,「之前到過一所中學舉行四節活動,參加的學生有些是過度活躍和自閉傾向。事前先請學生帶來不要的衣服或布碎,再教他們針織勾法,過程中可以訓練專注力,而當他們做到製成品會有成功感,活動也可達到共融。」


●咖啡渣變作布料,縫製成圍裙。


●與設計看似完全沒有關係的牛胃,經處理後能夠成為皮革,物盡其用。

「知專設創源」──創新物料資料庫

有否想過咖啡渣能製成圍裙?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成立的創新物料及科技研究中心「知專設創源」於本月中正式開幕,總監林綺妮指,佔地約千五呎,收集逾千種可應用於不同行業的先進物料,是全港第一個在專上校園內的物料圖書館,「大部分由美國、新加坡、歐洲等地購入,以前學生只通過書本了解物料,現可接觸實物,相信可以啟發設計靈感。」

橫跨不同行業的先進物料包括以回收地氈、仿草皮、乳膠及舊布製作的立體掛畫、以牛胃製成的皮革、利用回收加工的牛皮革製成的隔音設備、經高溫加熱壓縮回收牛仔布製成的牆身布置等;至於嶄新的物料研發項目,有熱能針織布料和「零廢棄」剪裁鞋履設計技術等。館藏開放予公眾人士,可預約參觀。



載自2017年4月24日《S-file通識大全》

文:區美玲 攝:陳鐵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