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保障健康 防「黑心肉」入口靠把關

2017.04.24
17172 17172

巴西「黑心肉」事件嚇窒全球,許多國家的肉類食品供應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經濟貿易全球化下,一處地方食物出岔子,即呈放射式擴散,要堵截問題入侵,這個時候須靠本地部門把關,像香港禁止了巴西肉類入口兼回收。然而,在食物與健康議題上,總不能常常處於被動位置,主動出擊杜絕問題才是上策,就如討論多時的取締活雞買賣以預防禽流感。可是,出師有名的政策在顧及各方利益層面上,仍然困難重重。

公共衞生+全球化+今日香港

主題:對公共衞生的理解+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生產分工 成本主導

經濟全球化的重點之一是「國際分工」。因為交通便利,物流和人力資源流動容易,生產製造和貿易商務決策時毋須擔心地點遠近,而以尋找生產成本最廉宜、質量多又好為首要。舉例,智能電話iPhone的總部在美國,但美國方面主要負責設計營銷,而把零部件的生產綫設在中國,這是因為中國的生產製造業工人薪金便宜,所以就將iPhone的生產分工出去。

食物也是一樣。因為天然資源、氣候等等的不同因素,某些國家在某些食物生產上較得天獨厚,產量多、品質好,而且成本低。舉例,泰國的大米、澳洲和紐西蘭的奶類製品,以及巴西的肉類等,都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甚至成為當地的主要供應來源。

巴西肉類 出口全球

同學一定會了解,當主要食物供應過度集中某一地方,一旦來源地出事,影響是廣泛而巨大的。三月中,巴西就爆出「黑心肉」事件,事緣當地警方揭發有肉類處理商的員工,以行賄取得安全證明,把腐壞的肉類出售和出口,而且為了掩飾賣相,甚至放進可致癌的添加物。

事件被揭發後引起全球高度關注,何解?大家來看一看下圖,了解一下巴西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地的分布。



堵截問題食物 政策入手

進口食物有問題,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食物,假如停止食用,有沒有代替品?當然,在食物與健康之間作取捨的話,永遠是健康第一。

保障健康既然最重要,可以怎樣做呢?以巴西凍肉為例,肉類從四方八面運進市場及境外,怎樣才能有效堵截有問題的「黑心肉」?要追查「黑心肉」流向,恐怕困難不只是來源追蹤,而是要與時間競賽,因一旦進入零售層面,被市民買下,就難以處理。

香港:禁入口+回收+化驗

香港方面,在巴西「黑心肉」消息傳出不久,當局就主動宣布禁止巴西凍肉入口,並進行回收和化驗,而民間一些食肆就跟隨政府行動,自動把相關的食品下架。香港針對巴西「黑心肉」的措施,發揮為本港食物安全把關的功能,不過把關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另一辦法就是在政策上下工夫,從根本確保市民的食物健康。

例子:活家禽與禽流感

食物與健康這個議題,除了今次的巴西「黑心肉」事件,同學可以另一個更貼身的例子印證探討,最經典莫過於活家禽買賣。由於禽流感個案不時出現,最叫人擔心是病毒變種,危害社區公共衞生。目前,當局的處理方法是遇有檢驗結果顯示家禽有問題即殺掉,防止蔓延;另外,街市須暫停出售活家禽和進行消毒,但在公共衞生領域,治本方法是停止出售活家禽。

早前,食物環境衞生局發布「香港活家禽未來路向研究」報告,建議本港維持現狀,保留在零售層面銷售活家禽,不用禁止內地活家禽進口。不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就指出,只有在街市禁售活家禽,才能大幅降低禽流感的風險。



小結:

正如上述所說,食物與健康之間,假如對健康有迫在眉睫的影響,取捨選擇是顯而易見,不過現實往往不常出現極端情況。就活家禽買賣來說,在保障健康的立場而言,一定是取締的好,但事件涉及持分者眾,已不是單純的公共衞生立場可作決定,大家想一想還有甚麼角度要作考慮?

~美食:人們認為新鮮劏宰的雞肉最美味。
~習慣:就是要買活雞!而且不少人習慣用活雞烹調來拜神。
~利益:活雞檔店主們的生計。如以金錢倍償,怎樣才足夠?

如此一來,取締在街市售賣活家禽,就變成政治事件,因為涉及的是民意、游說和妥協。





相關概念:食物安全(Food safety)

食物要怎樣才叫安全?食完不會上吐下瀉,還是長遠不會在體內積聚致癌物?其實,國際機構是有提供標準建議,例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等等,專家們蒐集和評估食物添加劑的科學數據,訂定安全參考值和建議安全使用量,而對於含菌量亦有一套標準。

現實中,各地政府除了根據以上機構的建議,亦會考慮國家本身的需要和情況自行訂定,所以會出現不同國家有不同標準。

因此,不超標就是安全。為了確保食物安全,香港有定期性每月一次的監測,其範圍廣、覆蓋面大,幾乎每類食物都有,項目細緻,把有機會引起問題的根源都作測試,包括致病細菌的微生物測試、有害農藥等等的化學測試,又因應日本核泄漏的輻射水平做測試,確保不超標。





相關辭彙

‧食物及衞生局 Food and Health Bureau
‧食物安全條例 Food Safety Ordinance
‧食物衞生 Food hygiene
‧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世界衞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國際分工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國際協作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國際關注 International concern

資料庫



Mind Map:了解食物經濟全球化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答題

1.根據資料,巴西爆出黑心肉事件,為甚麼會迅速引起香港社會廣泛的關注?(3分)

2.據你所知,巴西的凍肉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3分)

3.你認為香港有需要改變凍肉來源地的比例嗎?當中會遇到甚麼困難?(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從巴西進口到香港的凍肉,近三年來都佔全部進口凍肉總貨量約四成,可見本港市民食用的凍肉不少都來自巴西,所以巴西凍肉出問題,自然引起公眾高度關注。

2.巴西凍肉價格相對便宜,是不少食肆和家庭的低成本之選。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先想想,怎樣的比例最理想?目的是甚麼?市場的需要和關注又是甚麼?品質還是價格?這樣的情況下,有否需要改變?而改變會遇到困難?如成本、售價⋯⋯)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八十九噸巴西肉或可解封


政府早前因應巴西「黑心肉」事件,提出回收正被巴西調查的二十一家廠房出產及進口本港的肉類,食物安全專員譚麗芬昨在立法會上表示,政府提出的巴西肉回收行動上周四(六日)晚完成,共封存八十九公噸涉事貨品,惟有三公噸已被食用,甚至流出香港;現有待將有關衞生證明書送回巴西檢驗,證實無偽造後,已封存肉類才可再售。食安中心亦已抽查一百八十個巴西肉樣本,檢驗當中的化學物,包括防腐劑含量等,全部及格。

對於有立法會議員批食衞局反應「後知後覺」,譚麗芬認為,局方所作措施適時,因在資訊混亂又無法直接與巴西農業部溝通下,食安中心有須要禁止有關肉類進口香港。

資料來源:2017-4-9《星島日報》

答題

1.
參考資料,各地對巴西「黑心肉」事件有不同回應,為甚麼有些地方的反應較快、力度較大?(4分)

2.你認為本港在今次事件中,官方的反應能有效保障市民的食物安全嗎?(6分)

3.據你所了解,本港在防止巴西「黑心肉」流入市面方面,成效如何?建議兩個有效措施。(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中國、香港和智利的反應較快,措施的力度亦大──全面停止入口巴西肉類,相信是因為巴西進口肉類佔該地方的肉類產品比例較大,影響較廣泛,故此有必要採取這樣的措施;相反,日韓等地的肉類市場以本土出產供應為主,巴西進口產品不多,影響較少,像日本,連提醒市民亦要考慮可見一斑。

2.官方對進口下禁令、主動回收和作檢驗,除了直接處理有關問題外,亦能影響民間的做法,例如有食肆在官方採取措施後,主動把懷疑有問題的肉類產品下架,在事件未有清晰前,已很大程度上保障食物安全。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一些街市的凍肉店出售的凍肉,難以識別來源地,只靠「有良心」店主決定是否下架,故有機會被店主更改來源地繼續出售。這個時候,入口商提供貨品去向的資料十分重要。)

參考資料

網頁


‧巴西「黑心肉」風暴的啟示
http://www.greenpeace.org/hk/news/stories/food-agriculture/2017/03/brazil-rotten-meat-crisis-industrial-agriculture/

‧顧問報告倡留活雞 毋須禁內地禽入口
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php?id=1575912&target=2

‧Brazil's Tainted-Meat Probe Leaves World Hungry for Chicken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3-22/brazil-taintedmeat-scandal-leaves-the-world-hungry-for-chicken

載自2017年4月24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