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文意 闡釋句意字詞
2017.04.07篇章
(1) 晉靈公立十四年,益驕。趙盾驟諫,弗聽。及食熊蹯,胹不熟,殺宰人,持其尸出,趙盾見之。靈公由此懼,欲殺盾,盾亡,未出境,而昆弟趙穿弒靈公而立成公,趙盾復反,任國政。趙盾卒,子朔嗣為卿。景公三年,趙朔為晉將,朔取晉君姊為夫人。
(2) 趙盾嘗舉韓厥,晉君以為中軍尉。初,趙盾在,夢見叔帶①持腰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絕而後好,趙史援占曰:「此甚惡,非君之身,及君之子。然亦君之咎也。」
(3) 至子趙朔,世益衰,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屠岸賈者,始有寵於靈公,及至於晉景公而賈為司寇,將作難,乃治靈公之賊以至盾,賈遍告諸將曰:「趙穿弒靈公,盾雖不知,猶為首賊。臣殺君,子孫在朝,何以懲罪?請誅之!」韓厥曰:「靈公遇賊,趙盾在外,吾先君以為無罪,故不誅;今諸君將誅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後妄誅;妄誅謂之亂臣。有大事而君不聞,是無君也。」屠岸賈不聽,厥告趙朔趨亡,趙朔不肯,曰:「子必不絕趙祀,朔死且不恨。」厥許諾,稱疾不出,賈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皆滅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室匿藏,後生男,乳,朔客程嬰持亡匿山中,居十五年。
(4) 晉景公疾,卜之曰:「大業②之後不遂者為祟。」景公疾問韓厥,韓厥知趙孤在,乃曰:「大業之後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夫自中衍佐殷帝太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厲③無道,而叔帶去周適晉,事先君文侯,世有立功,未嘗有絕祀;今及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唯君圖之。」景公問曰:「趙尚有後子孫乎?」韓厥具以實對,於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見趙孤,孤名曰武,諸將不得已乃曰:「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令,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難?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請立趙後;今君有令,群臣之願也。」於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軍,將軍遂返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
《說苑.復恩》節錄
【注釋】
① 叔帶:趙氏在西周末期的祖先。
② 大業:趙氏與嬴氏兩族在堯舜時期的遠祖。
③ 幽、厲:指周幽王、周厲王。
答題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標有▲號的字詞,並且將答案填寫於橫綫上。 (10分)
(i) 趙盾驟諫
▲
(ii) 子朔嗣為卿
▲
(iii)厥告趙朔趨亡
▲
(iv)景公疾問韓厥
▲
(v)故見龜策
▲
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4分)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請立趙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提及多名趙氏人物及其事奉的君主。試根據文章內容,試完成下表。(7分)
趙氏人物 |
事奉的主君 |
|
先事奉的主君 |
後事奉的主君 |
|
(i)_________ |
(ii)________ |
|
叔帶 |
周幽王、周厲王 |
晉文侯 |
(iii)_______ |
(v)__________ |
(vi)_________ |
(iv)________ |
||
趙朔 |
晉景公 |
|
(vii)_______ |
參考答案:
1: (i)屢次/多次(2分)
(ii)繼承/繼位(2分)
(iii)快/趕快/盡快(2分)
(iv)快/迅速/馬上/立即(2分)
(v)現/出現於/顯現於(2分)
2: 評分原則:
‧ 句譯無誤,給4分;關鍵字詞譯錯,每個扣1分;非關鍵字詞可不譯,如錯譯,每個扣1分。
‧ 錯別字扣1分,重錯不另扣分;文句不通、錯別字,最多扣1分。
‧ 完全誤解原句文意,給0分。
關鍵字詞 |
不扣分答案舉隅 |
微君之疾 |
沒有君主的疾病 / 即使並無國君的病患 |
群臣固且 |
固然也將會 / 本來亦將 |
請立 |
請求冊立 / 請君主冊封 |
趙後 |
趙氏的後代 / 趙家後人 |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沒有君主你的疾病,群臣固然也將會請求冊立趙氏的後代。/
即使並無國君的病患,群臣本來亦將請君主冊封趙家後人。(4分)
3:
(i) 中衍(1分)
(ii) 殷帝太戊/太戊(1分)
(iii)趙穿(1分)
(iv) 趙盾(1分)
(v) 晉靈公(1分)
(vi) 晉成公(1分)
(vii)趙武(1分)
解說:
(i)至(ii):在第4段中,韓厥數說趙氏功德時,說到「中衍佐殷帝太戊」,可見趙氏祖先中衍所輔弼的主君為殷帝太戊。
(iii)至(vi):第1段中,趙盾所諫的人是晉靈公,可見他曾事奉靈公;及後趙穿另立成公,趙盾回朝,肩負國家政事,可見他也事奉過成公。而趙穿殺害靈公,動詞是「弒」,有以下犯上的意思,可見趙穿是以臣下的身分殺害靈公,換言之他也曾事奉靈公;及後他擁立成公,可見他也事奉過成公。
(vii):第4段中,景公知道趙武的存在後,決定冊封他,並給回他以前趙氏的食邑。可見趙武後來成為了景公的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