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善用綠色能源 保護環境

2017.03.30
17122 17122

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新聞一則

      政府提出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目標是2030年的碳強度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六至七成。隨着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香港也要回應國際社會的環保訴求,增加使用低碳排放的能源已是大勢所趨,不但在香港本地,甚至鄰近地區亦同可受惠。不過,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凡要有所收穫都要先付出代價,能源問題也不例外。有環保團體表示,到2030年預計電力公司有七台燃煤機組退役,須增加三至四台天然氣機組才可應付政府設下的減排目標。每一台需要耗資五十五億,且興建成本會增加,令未來的電費有上調壓力,受影響人士會叫苦連天。
      另一方面,為應對空氣污染問題,城巴將在未來數年陸續更換行走機場的雙層巴士,主要是把歐盟二型換為歐盟五型,預料可減少污染物排放,但投資額每年以千萬計。政府評估,若提早全部淘汰舊柴油巴士,成本高達39億元,票價單年升幅將高達15%。而部分較環保的私家車則採用無鉛汽油,令駕駛者開支增加,估計在過去十年,因此多付的燃料開支逾20億元。


資料B

摘自《頭條日報》


答題
初中題
(a) 就資料A和B所見,指出及解釋兩個導致本港增加綠色能源使用的因素。 (8分)
高中題
(b) 有人認為付出經濟代價以增加使用綠色能源是物有所值的。就香港的情況而言,你是否同意這觀點?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12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能源科技 公共衞生

關鍵概念

能源科技:全球暖化 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經濟 潔淨能源 可再生能源
     空氣污染 低能見度 可吸入懸浮粒子 排放管制
公共衞生:個人健康 呼吸道疾病 慢性疾病 醫療開支 社會成本

相關議題/新聞

香港政府推出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建議2020年減少碳排放五至六成,提出一系列建議,當中包括提高能源效益、推廣汽車使用清潔燃料、轉廢為能和改變發電燃料組合等。

題型分析

a. 初中題:屬因素分析題,考生須針對資料的內容,清晰地指出資料A和B提及的內容,從中歸納出增加綠色能源使用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同學必須同時運用兩則資料,並回應題目中「因素」這一個關鍵詞,運用概念進行歸納。

b. 高中題:屬評論題,考問同學對「付出經濟代價以增加使用綠色能源是物有所值的」的意見,同學須分析使用綠色能源對環境保育的好處,也要分析要付出哪些經濟代價,然後綜合和比較得失。如認為得多於失,收穫大於代價,就可判斷為物有所值;反之亦然。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就資料A和B所見,指出及解釋兩個導致本港增加綠色能源使用的因素。(8分)

運用資料

成因

 可用概念

就資料A所見,隨着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香港也要回應國際社會的環保訴求。

全球暖化導致種種環保問題,令世界各國日益關注,並簽署了協議,香港也要負上減排責任,為地球出一分力,故低排放的潔淨能源更受歡迎。

國際因素
氣候變化
減排責任
地球村

就資料B所見,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影響能見度,市民擔心危害健康。

受發電和運輸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影響香港能見度,增加港人健康風險,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可能大增,故市民要求保育意識日盛,希望有更潔淨的空氣,故潔淨能源更受歡迎。

本港因素
空氣質素
生活質素
健康風險

 

四、作答提示
1. 本題是資料題,所以同學作答時要盡量利用資料,要同時運用兩則資料,先從資料A找出有用的句子或字詞,加以運用,再描述資料B漫畫所見的現象,從中歸納出相關的因素。
2. 由於題目規定了作答方向,故同學只須按所設的焦點「增加綠色能源使用」作分析,推論出香港多了使用綠色能源的原因。當然,同學要準確把握綠色能源的意思,當中既指低污染物排放,也可指低二氧化碳排放。
3. 要取得高分,同學要進行歸納,將有關的論點、例子和概念按不同角度分類,並推論出本港和國際因素,達到多角度分析的要求。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b) 有人認為付出經濟代價以增加使用綠色能源是物有所值的。就香港的情況而言,你是否同意這觀點?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12分)

同意

不同意

香港空氣污染嚴重,如資料B漫畫所示,影響市民健康,醫療開支因此大升,故付出經濟代價使用綠色能源不是沒有回報,至少可以減少醫療開支,故物有所值。

改變能源組合,可以改善空氣質素和全球暖化,但市民因此多付電費,商界的營運成本和經濟負擔會加重,或影響經濟發展,競爭力或會受損,付出未
免太多。

空氣污染嚴重和高二氧化碳排放,都會影響香港國際形象,鄰近地區對香港或有負面看法,故值得花費以求改善香港空氣質素,協助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使用潔淨汽油或新型車輛會增加車主開支,巴士公司也會因此加價,而減少燃煤發電也會令電費上升,影響民生,低下階層受害較大,故並不值得推行。

空氣污染嚴重會影響香港經濟,旅客和外地投資者卻步,故花費以求改善空氣污染,可以維持香港的競爭力,在經濟上有所獲益,故物有所值。

香港污染物過半來自內地,故付出經濟代價未必可以大幅度改善本地空氣質素,只能有小程度成效,物非所值,關鍵還是與內地商討合作減排。

 

四、作答提示
1. 本題的提問用語是「是否同意」,屬評論題,考生須點明個人立場,再提出支持自身立場的論點和理據,然後對反對一方的觀點加以引用,並「駁論」等形式處理。
2. 本題要求同學分析綠色能源的「經濟代價」和「環保好處」,同學須要將兩者進行比較,衡量得失,方可回應「物有所值」一詞。切不可只申述綠色能源的代價,沒有討論其好處,反之亦然。
3. 同學要注意題目有「就香港的情況而言」的限制,故分析時宜集中討論香港的例子,而引用其他地區的情況時,也要聯繫到香港情況,方算切合題目要求。


文:黃家樑
恩主教書院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