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掌握文章結構 領會作者情懷

2017.03.10
17031 17031

段落
(1) 提及親人死亡的文章,也許都是離世後的情感宣泄。有一天,他或她的時候到了,哭過以後,我們發現死亡的永恒過於真實,也許只有文字才能與之抗衡。然而這文,寫我的婆婆,卻是寫於她快將離世的聖誕前夕。

(2) 記憶中的婆婆都是一身花格藍布套裝,扶着磚瓦鋪成的牆壁緩緩地前行的姿態。我沒有見過年輕的她,但能透過仍舊濃密、斑白的髮絲想像她的過去和青春,在故鄉的石屋前地,荒蕪長滿了一地,及膝的野草隨着電單車間或經過而徐徐晃動,她臃腫笨拙地倚着牆,空洞地望着很遠的遠方。我討厭這樣的相見,童年時隨父母坐上長途車顛簸地回到故鄉,卻總是這樣的開場。

(3) 然後她咧嘴大笑了,待我們進屋便取來木造的長凳坐下。印象中沒有對我太過親近,這個孫兒也不太理解外婆的世界,她能看到我的年稚,我卻進不了她那飽歷風霜的世界。數天後,我們走了,婆婆循例準備了很多花生、餡餅,然後對我媽吩咐一番。汽車噗噗地開動,枝葉晃動間,我又回到了繁華的都市。

(4) 長大後對婆婆的印象還是那一身臃腫的藍布。有時聽到媽和婆婆通電,我還能想像那乾癟的雙手扶着牆壁走去接電話的模樣。她喜歡古舊破落的前地,她喜歡高得幾乎能夠掩蓋她的雜草,她在十年如一的故鄉中安然若素。有天,媽哭了,說婆婆在高處倒下,雙腿骨折,情況非常危險。媽抹了眼淚,匆忙坐高鐵回鄉,這時我才頓覺婆婆年紀不輕了,時間正竭力地蠶食她的生命。一星期後,媽笑着回來,說婆婆手術成功,醫生說情況樂觀,非常難得。過了一段時間,甚至說婆婆能持手杖自己走路了。

(5) 數年後,又來了一通長途電話,這次婆婆確診腸癌。媽掛上電話,靠着牆,眼淚簌簌落下。她大概知道,是時候了。回鄉後,親戚一致決議動手術,八十歲的高齡,一下子捱過了開刀剮腹的痛楚,切去了癌細胞後,婆婆竟又奇迹般康復了。媽提着一堆家鄉特產回來,說婆婆胃口好轉,無大礙了。我放下心頭大石,為婆婆的堅韌感到難以置信。

(6) 像那驟急的拍門聲猛然響起,生命也就是借來的時間。醫生說婆婆腸癌復發,這次不能再動手術,餘下的日子大約十多天吧。不必食藥了,回家好好過吧。電話截斷了,我在房門看着媽媽收拾衣物的背影,竟然有點彷徨失措。媽揹上行李,轉過身來,我突然發現,她那夾雜銀絲的髮型與外婆宛如無別,眼角沒有淚痕,卻讓我切實地感到她的剜心之痛。走到了生死大限,我們都默然無語。數天後,我們以視像通訊見到婆婆,她的眼睛穿過數百公里,看到了生命中最遠的地方。

(7) 冬至,不適時的雨絲翻飛而至。醫生說能捱到了新年,也就是最大的奇迹。野草也許都及腰了,婆婆,扶着牆走得慢些,再慢些。

 林溢欣〈寫在死亡之前〉

答題

(i) 在第7段,「野草也許都及腰了,婆婆,扶着牆走得慢些,再慢些」一句在結構上起了甚麼作用? (2分)

A 卒章顯志
B 前呼後應
C 呼應前文
D 總結上文

A B C D
○ ○ ○ ○

(ii)承上題,在內容上,作者藉句子表達出甚麼深意?試加說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i) C(2分)
(ii):評分原則:
‧ 考生未能於第(i)題選出正確答案,本題仍予評閱。
‧ 能說明作者藉「野草也許都及腰了」表達出甚麼深意,說明準確,給2分。
‧ 能說明作者藉「婆婆,扶着牆走得慢些,再慢些」表達出甚麼深意,說明準確,給2分。

引句

相關文本證據

說明

野草也許都及腰了

在故鄉的石屋前地,荒蕪長滿了一地,及膝的野草隨着電單車間或經過而徐徐晃動,她臃腫笨拙地倚着牆,空洞地望着很遠的遠方。(第2段)

及腰的野草呼應小時候對故鄉石屋前地野草及膝的印象,作者藉推測野草由及膝長至及腰,表達出時間推移,婆婆由身體安康走至死亡。

婆婆,扶着牆走得慢些,再慢些

記憶中的婆婆都是一身花格藍布套裝,扶着磚瓦鋪成的牆壁緩緩地前行的姿態。(第2段)

婆婆扶着牆緩緩前行的姿態,是深印作者腦海的形象。作者從婆婆緩慢的步速,聯想至她生命流逝的速度,藉此表達出自己對婆婆減慢生命流逝、不要太快步向死亡的盼望。

長大後對婆婆的印象還是那一身臃腫的藍布。有時聽到媽和婆婆通電,我還能想像那乾癟的雙手扶着牆壁走去接電話的模樣。(第4段)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首先,「野草也許都及腰了」,呼應小時候對故鄉石屋前地野草及膝的印象,作者藉推測野草由及膝長至及腰,表達出時間推移,婆婆由身體安康走至死亡的深意。至於「婆婆,扶着牆走得慢些,再慢些」,當中婆婆扶着牆緩緩前行的姿態,是一直深印作者腦海的形象。作者從婆婆緩慢的步速,聯想
至她生命流逝的速度,藉此表達出自己對婆婆減慢生命流逝、不要太快步向死亡的盼望。

 

文:林溢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