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拍住金庸 學文化內功

2017.03.14
16986 16986

博覽金庸 修內功心法

金庸館剛剛揭幕,香港文化博物館趁此舉辦「繪畫.金庸」展覽,再度掀起金庸熱潮,帶大家重溫他的紙上武林。在武俠的世界,武林高手通常內功深厚,沒有內力做根基,很難成為一等一高手。金庸小說作為武俠世界一大宗師,自然有深厚「內功」為基礎,金庸小說的內功,主要由根底厚實的中國傳統文化而來。博學的金庸,把豐富的歷史、地理與文化知識融會於故事裏,成就了金庸小說長盛不衰,好看又耐看的原因。對讀者來說,讀一點金庸,就好比順便修到上乘內功,不經意間吸取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力。

 

 

文化內功第一重︰歷史地理任縱橫

金庸一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大部分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如《越女劍》是春秋時代後期的吳、越衝突;《射鵰英雄傳》是南宋年間的宋、金對戰;《倚天屠龍記》是元末明初;《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等有四部都發生在清朝。換言之,小說橫跨了春秋至清多個大朝代,涉及的大事如岳飛蒙冤、南宋偏安、清初康熙平定四方,一統天下等等,都是真實歷史。是以讀了上述小說,猶如讀了半部通史,尤其對於宋元明清幾朝的更迭和重要歷史事件,瞬間有了生動而清晰的脈絡。

 金庸小說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虛構故事經常穿插真實的人和事,令小說更「可信」和傳奇。例如把《書劍》的陳家洛寫成乾隆的胞弟;把《射鵰》的郭靖寫作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部分人物都是史上真有其人。讀小說,當然不能當真實歷史讀,金庸為免讀者混淆故事與史實,經常在書後加插附註,補充歷史的考證。況且金庸書寫還有一大原則──重大事件不會違背歷史。因此小說中的歷史背景大致可信,至於細節是真是假的謎團,正可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自行去查考發現。

除了歷史脈絡,金庸小說的地理知識同等豐富。例如中國的名山,華山、崑崙山、嵩山、泰山等,因為經常被小說提到,作為各派武林人士出沒的景點而為人熟悉。金庸小說的地理背景廣闊,內地學者陳墨曾作統計,發現金庸差不多中國每省都有寫到,而且還不是泛泛而寫,每寫一處,都一併將當地風景名勝和歷史風物,在故事情節中自然呈現。金庸小說還寫了很多少數民族,如《書劍》寫回疆的木卓倫部、《天龍》寫關外的女真部族等等,多少人是因為讀了小說,才對這些部族有了認知,尤其金庸筆下不少重要角色,都是少數民族,如大理段氏、遼國的喬峰、回疆的霍青桐等;通過小說,讀者不但認識到少數民族的異域風光,還因為金庸,而令哈薩克、蒙古、西夏等只在史書上出現的枯燥地名,平添不少親切感。

 

文化內功第二重︰融會中國文化

金庸的武俠世界,連帶寫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令不少人對中國文化生起仰慕。一如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所說︰「金庸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通俗了,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的而且確,金庸小說,本身就是一部小型文化百科全書︰

儒釋道思想─武俠小說描寫的「武」與「俠」,本來就是中國獨有的武術文化和俠義精神。武俠世界敬重的大俠,武藝高強是其次,更重要是擁有崇高品格,合乎仁義道德。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不惜以身殉國的郭靖和喬峰,可說是傳統大俠的典範,體現的正是儒家精神。

儒家之外,還有以佛教精神貫穿的《天龍八部》,書名本身就是佛教用語,小說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苦惱和因果業報,因執着功名、情愛和仇恨而受盡苦果,正是佛家看破眾生皆苦的思想體現;至於道家順其自然的無為思想,更經常出現在武功之中,例如令狐沖所練的「獨孤九劍」,便是追求一種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金庸塑造的人物,往往從名字開始,已為人物注入中國哲學思想,譬如任盈盈和令狐沖,「盈」和「沖」指的是「大盈若沖」,出自老子《道德經》。

 

中國傳統文化──金庸筆下的黃藥師,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琴棋書畫、醫卜星相、五行八卦等,樣樣皆精,除了武功蓋世,還是個武藝合一的文化通才。這些廣泛而豐厚的中國文化元素,亦不僅體現在東邪一人身上。例如陳家洛會下棋、令狐沖會彈琴、張三豐通文墨,武藝合一的結果就是黑白棋子可以成為暗器、

琴音可以療傷、書法可以轉化成上乘武功。在武俠世界的刀光劍影之間,金庸不斷從四方八面,把中國古代文化糅合其中,令人不得不折服於中國文化的強大魅力。比如《俠客行》中寫到李白一首古詩〈俠客行〉,詩中竟內藏了一套包含內功、輕功、拳術和劍法的武功奧義;降龍十八掌的大部分招式名稱如亢龍有悔,正源自《易經》的爻辭。

金庸對武功描寫的想像幾乎都是源自中國文化,除了深入陰陽、五行、八卦、佛理、道學、琴棋書畫之外,還借用了掌故、天文、曆算、野史、民俗等等知識,不僅寫出了熱鬧的武打,還真的把各種文化精髓的「門道」一一道盡,讀者讀來,不知不覺吸收了這些文化知識,成為了常識。

 

文化內功第三重︰文字功力

金庸寫人物深刻,用詞精到,往往三言兩語,便勾勒出個性情態。例如在《倚天》中以男裝打扮的趙敏是如此亮相︰「張無忌翻身下馬,向那年輕公子瞥了一眼,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摺扇白玉為柄,握着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以白玉扇柄烘托出趙敏勝雪的肌膚,就是精準的安排,令人物形象瞬間具體起來。

好的文字令人想一讀再讀,金庸小說中所用的白話文,平易順暢,造句洗練,每字用得恰如其分,往往難以改易。讀金庸,可以學到精簡而豐富的用詞,海量的四字成語和形容詞,比如形容美人︰嬌美無匹、風姿嫣然;形容景色或動作︰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雲移玉岸、白虹蜿蜒。用字並不生澀,卻非常精到。.

 

 

 

遊歷金庸館

未必人人讀過金庸,但金庸的大名一定無人不識。有人可能因為一齣電影、一部電視劇,又或通過動漫與電玩遊戲,闖進金庸的武俠世界,繼而再被原著小說吸引,讀得廢寢忘餐。剛剛開幕的「金庸館」,提供一個全方位了解金庸魅力的途徑,常設展館展出逾100組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的手稿、文獻和照片等。展場還設有不少互動元素,例如走進「高手過招互動照相區」,可即場化身小說中的武林高手,即時融入屏幕顯示的漫畫之中,使出降龍十八掌等招式,然後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獲得個人照片。

金庸館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地下


「繪畫.金庸」專題展覽
日期:即日至3月27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聚賢廳
查詢:2180 8188

文:黃鳳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