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視覺新聞記者 圖說故事簡而精

2017.03.08
16945 16945

在人人手執一機的年代,新聞資訊多在小小屏幕上顯示,但每個畫面未必停留超過三十秒,因人們未必再有耐性閱讀文章,只有簡而精又吸引的圖片才能留住讀者,所以圖像傳訊在新世代更為重要;視覺新聞記者在香港算是新興崗位,發展前途面對的是世界性市場。




陳淬清(Sarene)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修讀傳訊設計的時候,在英文報館實習,兼職平面設計師和插畫師,畢業後在網媒任職。去年在「2016年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設計範疇︰傳訊設計)」勝出,獲得獎學金,稍後到東京及倫敦實習一年。

設計插圖結合新聞

酷愛畫插畫的Sarene,直到任職傳媒,才知道有「視覺新聞記者」這樣的崗位,正式開始踏足視覺新聞之路。Sarene說自己偏向理性,思維模式是圖像思考,不是藝術家風格,不適合純創作,凡事以事實和資料行先,從她的日記簿整齊度可見一斑。少做表達個人感受的創作,視像新聞正好切合她的性格,「Design和Art的分別在於,設計是解決問題。」

除了設計能力和藝術造詣,還得具備對社會問題的觸覺,Sarene的工作就是將平面設計和插畫跟新聞結合,即是製作Infographic,在視像為先的當下,尤其重要。






●Sarene隨身帶備的筆記簿,亦是以圖畫記錄日常生活,整齊易看,資料豐富。

文字資料轉化圖像

一張圖看似只由幾部分元素組成,但背後所花的工夫不比寫一篇稿少,Sarene說,每次收到題目後要做資料搜集,須閱讀大量相關資料,包括書籍、剪報、照片、Youtube等,再從海量的資料篩選適合素材,判斷、歸納和整合,以圖像演繹,讓讀者更快掌握事件的脈絡,所以擔任此工作條件之一是對視覺元素的觸覺要強,「梳理資料的過程和技巧,有點似考語文卷的綜合能力;資料整理後轉化成用另一套語言(圖像)來表達,條理要清楚,簡潔中要見細節。」

Sarene覺得,在某一段時間內吸收大量特定題材的資料,亦是工作的趣味所在,「一些從不會接觸的範疇,如太空人駕駛艙內的生活和軍隊制服,都是因為這份工作才知道更多,某程度都是擴闊了眼界和知識面。」


●視覺新聞愈來愈受到重視,圖為Sarene的部分作品。

視覺元素表達生動

Sarene在紙張媒體掌握了新聞插畫的技巧,其後轉到網絡媒體工作,製作例如動畫化的澳門賭業大事年表、超連結圖解葵涌廣場各樓層情況等,後者更是她的代表作,拆解過百個鋪位的葵涌廣場,在網上得到大量「Like」和「分享」,「當時和文字記者前後去了五六次葵涌廣場,逐間店鋪傾談,了解內部擺設,又即場畫草圖,須向店主解說以取得信任,再仔細觀察和拍照作參考,令畫面細節更豐富。」

一直以來,傳統媒體較忽略視覺新聞,但要傳達複雜的資訊,視覺元素往往比文字更有力和生動,尤其在受眾沒耐性讀新聞文字版的當下。Sarene認為,在甚麼也以影像為先的網絡世界,新聞視覺化是全球趨勢,香港發展起步雖慢,但需求愈來愈大,受重視程度日增,「不過,現在的即時新聞只強調速度而忽略深度,亦非理想生態,圖像新聞也要思考往甚麼方向走。」


●平板電腦上的葵涌廣場「解剖」圖獲網民大讚。

視覺新聞記者入行小檔案

起薪點:
約13,000

性格:
視覺觸覺敏銳,綜合能力和邏輯性強

課程:
修讀設計、傳理、新聞及傳播學系等較有優勢

出路:
傳播機構、網絡媒體、廣告公司等

載自2017年3月8日《S-file通識大全》

文:區美玲 攝:褚樂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