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 論重啟雙非政策
2017.03.06香港出生率偏低,未來正面臨勞動力不足,人口老化日趨嚴重的問題。早前由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成立的智庫組織「香港願景」,建議政府重新開放雙非政策,接收更多雙非嬰兒,以紓緩人口老化。然而隨着中港矛盾加深,雙非政策一直備受爭議;重新引入更多雙非兒童以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又是否合適做法?
時事解碼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主題:生活素質+中國改革開放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新聞摘錄
資料一:
面對本地出生率下降以及人才政策發展停滯不前,「雙非」嬰兒可以作為另外一條「藥方」,為香港人口結構注入新動力,解決人口老化對本港所帶來的威脅;長遠更可為醫療系統帶來資金,促進醫療產業的發展。然而,另一方面,「雙非」亦對醫療、教育、住屋、交通甚至其他社會界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平衡以上的利弊,我們認為政府應盡快啟動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箇中的問題關鍵,為未來於私營醫院重啟「雙非」作出準備。
摘自「香港願景」人口政策研究報告
資料二:
由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牽頭成立的智庫「香港願景」昨日就本港人口政策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港府應通過鼓勵港人生育、促進非本地畢業生留港發展,以及重啟「雙非」政策,解決人口老化、勞動力下降的問題⋯⋯然而,政府昨再次表明,無意放寬或取消已執行多年的雙非孕婦零配額政策,同時指出香港的婦、產及兒科等醫療服務,以及學校學位等,都不能應付每年數以萬計的額外初生嬰幼兒,強調香港勞動力不足及人口老化問題,不能靠雙非嬰兒解決。
摘自2017年2月13日《星島日報》A10
資料三:
本港人口老化持續,年齡中位數由十年前的三十九點六歲,至去年已飆升至四十三點四歲;年滿六十五歲長者更大幅突破百萬人口,去年更升至一百一十六萬人,長者佔人口一成六,較十年前增四個百分點。政府統計處處長鄧偉江指,香港的人口金字塔已演變成欖形、花瓶形狀,因目前中年人較多、年長年輕人較少,預見三十年後長者人數大增造成更嚴重挑戰。
摘自2017年2月28日《星島日報》A8
資料四:
跨境學童眾多導致北區學額緊張,雖然教育局早前宣布北區校網統一收生學額將會「加派」,但不少本地家長坦言競爭仍然激烈。有本地家長不滿雙非家長由奶粉、尿片到學位「乜都搶」,憤言「早知唔生住」;更有家長為避跨境學童,寧放棄選擇長女畢業的小學,為兒子改選較少跨境學童的小學作第一志願。
摘自2017年2月12日《星島日報》A4
觀點與角度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明白建議會引起爭議,但社會應正視「雙非」嬰長大後可能使用本港資源的問題,亦要應對「零雙非」後的情況,政府不得不盡早策劃。「雙非」現象並非只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可幫助本港醫療產業發展。
專欄作者王思慧:一個地方生育率低、人口老化,為甚麼不先鼓勵人生育,而是「輸入」嬰兒?在鼓勵港人生育一事,政府又推出過甚麼實際措施?身邊很多想生但不敢生的人,擔心的多是房屋、經濟、教育等問題。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我們的人口很多,每天的單程證也有,沒必要鼓勵雙非、內地人來港出世,我們的人口政策要研究香港長遠的承載力。
教育評議會主席、中學校長蔡國光:以屯門區為例,三十年前全區約近80所小學, 今天所餘不足40所⋯⋯這幾年,雙非學童於小學大增,各所小學擴班,但三數年後又要開始縮班。中學情況,收生不滿或不足的學校比比皆是,三數年後,雙非學童升讀中學,一輪擴班,多增學位;之後,生源又會大幅回落。學生人口的大增驟降,學校發展難於穩定。學生形態、學習習慣與表現的變化,亦增加教師教學與活動工作的挑戰。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文獻早已指出,移民不能夠解決人口結構老齡化,除非每年移民數量相對總人口是頗大的百分比。以加拿大為例,其政府曾研究移民數量對加拿大人口結構的影響。結果是加拿大需要每年超過300萬移民(即是加拿大人口百分之十)才可以阻慢人口老化。如果香港每年引入70萬移民,以現時土地和基建,根本沒有可能消化。
思考題
1.重新開放接收雙非兒童來港的建議,為何備受社會爭議?(4分)
2.你贊成政府重啟「雙非」政策嗎?(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雙非兒童可取得香港永久性居留權,享有和本地居民同等的社會資源和福利,但因內地孕婦湧港產子的人數太多,引起和本地居民爭奪公共醫療資源和學額等社會問題,引發社會爭議。
2.同學可自由作答︰
贊成的論據︰
‧只要加強配套政策,減輕雙非問題的副作用,開放雙非政策有助提供穩定的勞動力。
‧接收更多雙非兒童可以穩定本港學童不足的問題,防止教育資源面臨進一步萎縮。
‧雙非孕婦來港可為私營醫院帶來數以十億元的生意額,有助促進本地醫療產業發展。
不贊成的論據︰
‧重啟雙非將會深化現時的中港矛盾,衍生更多中港融合的問題。
‧人口老化問題不應以引入移民解決,應改善本地居民的生活素質,以鼓勵更多本地人生育。
‧現時的社會資源恐怕難以大幅增加,重啟雙非將會為社會福利、教育配套、醫療資源等帶來壓力,進一步搶佔本地居民資源。
參考資料
網頁
‧香港政府研究所︰「人口政策的新思維──鼓勵生育、引入人才、研究『雙非』」
https://goo.gl/wvTC7j
載自2017年3月6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