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英國脫歐 保護主義抬頭

2017.02.20
16834 16834

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實際影響還有待英國和歐盟協商完成才能評估,但可以肯定的是,英國脫歐的行動,反映了保護主義抬頭,跟之前被高舉的全球化、共享、雙贏⋯⋯等等信念背道而馳。

牽引全球運作規律的意識型態出現了變化,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的處理,在方向上也許會變得與全球化的年代不一樣。

全球化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有利於已發展國家或者是國際性資金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
‧全球化使文化和價值觀趨向單一抑或多元?帶來相互排拒還是融和、演進?
‧全球化在不同國家之間或在一個國家內所產生的影響是相同抑或相異?











歐盟:全球化模範

在探究英國脫歐的相關議題前,不得不先溫習一下歐盟之一二事。歐洲聯盟(歐盟 European Union,EU)是全球最重要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更多資料詳見「資料庫」部分)之一,成立於一九九五年;雖然由多個獨立主權國會員組成,但歐盟亦是一個超主權的獨特政治實體,有自己的國會(歐洲議會)、決策機構(歐盟理事會)、人權機構(歐洲人權法院)、外交政策(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更有金融機構(歐洲央行)和貨幣(歐羅)。

歐盟區內,貨物、服務、資金和人民都能自由流動,例如貨物進出毋須關稅。這種共同進退的共享模式,是全球化的最佳模範,可是成員之一的英國卻不認為是好事,去年六月舉行全民公投,最終結果是要脫離歐盟。公投至今逾半年,脫歐程序才剛剛正式啟動,接着還有漫長的談判磋商,就是要與歐盟商議好多細節,例如日後的貿易安排,簡單如英國貨品要出口到歐盟區內該如何收稅等等。

英美:國家優先

英國大多數人贊成脫歐,一定是因為看不到繼續留在歐盟的好處,舉例:要跟從歐盟對待移民的政策,就令到許多英國人認為大批歐盟移民湧入,搶走本土基層工人的飯碗,於是「好心分手」。脫歐後,英國要「自己顧自己」,長遠有何影響,則有待脫歐程序完成後,相方在貿易等方面的處理如何做法才能評估。

然而,英國脫歐,加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傾向,都給予世界一個訊息──全球化的進程出現逆轉,保護主義再次被重視,國際整合的潮流有消退迹象。過去,不少領袖們追求讓全世界一起變好,現在卻是要讓自己國民過得好為主。

當「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變成政治的意識型態,尤其是由英美等大國帶頭先行,必然會有其他國家效法,然後全球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的運作都無可避免出現改變。

脫歐帶來的國際變化

政治:全球事務積極性?


英國不願再與歐盟其他成員國一起共同進退,美國又說凡事都要「美國優先」,這種政治方向影響廣泛,同學可以留意日後各國對全球事務的投入意願,就可以理解到改變漸漸浮現。

舉例,各國對國際組織事務的積極性會不會不如從前?這樣或會影響組織在全球事務上的治理能力,如國際間的合作欠缺效率,拖慢在氣候變暖、滅貧,甚至公共衞生等工作的進程。

經濟:動搖金融地位?


脫離歐盟的英國,在經濟方面與歐債問題徹底地劃清界綫,可以全心全意搞好本國經濟,結果如何未能知曉,可知的是在變得更好之前,英國這種保護主義的傾向,會在全球經濟發展上帶來變動。

金融市場最怕出現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英國是國際金融市場所在地,其脫歐舉動會帶來甚麼巨大變化雖是未知之數,但有不少國際金融企業表示考慮把總部遷到別處。如此一來,英國除了有機會減少稅收之外,國際金融城市地位亦會動搖;相對地,企業遷到其他國家,會不會令其他國家經濟獲益,造成此消彼長?

至於保護主義會不會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議題,英國方面還未見太多消息,但美國特朗普政府明顯正往這個方向走,假如美國認真落實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必然引起其他國家的報復或倣效,屆時全球經濟情況必有巨變。

外交:另尋夥伴?

國與國的關係是好是壞、是親近或疏遠,除了明顯地在經濟層面反映出來,更重要是與世界和平攸關。歐盟是個實力強大的組織,其外交決定和措施執行力強,舉例,就俄羅斯二○一四年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一事,歐盟對俄實施經濟制裁,因為歐盟有德國、英國、法國等大國,事情才能順利進行,告訴世界這樣的軍事侵吞行為不會獲得認同,某程度上又維持了世界的和平秩序。

如今英國脫歐,歐盟還有力制衡俄羅斯?英國和歐盟其他成員國會不會因這次「離異」出現情緒上的對立?再說,英國脫歐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但也要在國際間尋找「朋友」,已知的是英國已加入了中國倡設的亞投行,這樣一來,國際間的關係會不會改寫?



小結:

以國家自身利益優先的想法抬頭,蓋過了對實現全球化或國際整合的追求,這樣的情況,從英國脫歐開始變得明顯,也許還陸續有來;今年全球有多國進行大選,同學不妨留意這些國家選出的新領導或政府,其主張是不是有以上的傾向?

‧三月:荷蘭國會大選
‧四月:法國總統大選
‧九月:德國國會大選



資料庫:全球重要區域組織

全球各個國家都會加入一些組織作會員國,從中得到經濟合作的好處,或在戰略安全上得到盟友照應,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區域組織。





相關概念: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

保護主義是自由貿易主義的相反。一個國家為了保障本國的經濟發展,包括工人的就業機會、工商業的生存空間,或者因為政治目的,以各種措施建立貿易壁壘,阻礙外國商品和服務輸入,最常見的是實施關稅;愈重的關稅,令外國進口貨品價格愈高,以削弱其與本土相同產品的競爭力,保障本國產品的市場。

相關辭彙

‧保護主義政策 Protectionist policy
‧重大轉變 Major change
‧國家利益 National interest
‧國家發展策略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國際協作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國際貿易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經濟角度 Economic perspective
‧外交途徑 Diplomatic channel

Mind Map:英國脫歐原因與影響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圖表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答題

1.
有形容英國為歐盟的「淨貢獻國」,試根據圖表加以解說。(3分)

2
根據題1所述,圖表的數字在英國脫歐公投上引伸出甚麼影響?(5分)

3.
香港政府在公共財政的運用上曾引起過社會一些爭議,試舉出其中一個例子加以說明。(5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國,根據圖表所示,其向歐盟作出的財政貢獻大於歐盟給予的補貼,簡單地說,等同支出大於收入。

2.近年來長期的「淨貢獻」成為英國的負擔,是英國公投支持脫歐者的其中一大理據,他們認為將這筆錢直接用於與英國國民相關的事務上會更好。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例:《施政報告》提出要資助「一帶一路」地區學生來港升學,被批評為甚麼不多投放資源協助本地學生升學。)

延伸回應題

以下是國際問題專家對全球化未來的評斷,細閱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英國智庫「最強大腦」怎麼看全球化未來


歐洲知名的國際問題專家、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尼布利特,對全球化的未來有這樣的評斷:英國和美國這兩個曾經的自由經濟秩序旗手正在選擇後退,他們將不再是全球化的旗手。

資料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27-1-2017

答題

1.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英美兩國是全球化哪一方面的旗手?(2分)

2.專家為甚麼指出英國和美國正選擇「後退」?試列舉例子加以說明。(6分)

3.根據題2所述,你認為是甚麼思想主義超越了全球化的影響力?有何利弊?(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經濟全球化。

2.由於英美兩國已少說全球合作,反而多着眼於本國利益。舉例,英國脫歐、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揚言要收取中國貨品高達四成五的入口關稅等。

3.貿易保護主義。好處是有利振興本土的工業和製造業,改善國內失業情況;弊端是有機會遭到「報復」,如反徵重稅,不利出口,亦有損外交關係。

參考資料

網頁


‧英國智庫「最強大腦」怎麼看全球化未來
http://hk.crntt.com/doc/1045/5/2/2/10455224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552249&mdate=0127002647

‧英國可以承受退歐影響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uk/2016/10/161004_uk_pm_brexit_economy

載自2017年2月20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