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工資時薪增至34.5元
2017.01.19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已拍板(1),將法定最低工資時薪增至三十四元五角,即較現價加兩元或百分之六點二,五月一日勞動節起生效。
……
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指,政府已審慎考慮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報告,並認為委員會已透過合理持平的討論,適當履行(2)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法定職能。
……
整體失業率估計亦將被推高約零點一個百分點,預計令基層失業人數增加約三千一百人,除非經濟有重大逆轉,否則應不會引致勞工市場顯著惡化。至於綜合消費物價通脹率,料(3)上升約零點二個百分點。
字詞解釋
(1)拍板:比喻決策者作出決定。
(2)履行:履,音同「里」;「履行」指實行自己所應盡的責任。
(3)料:即「預料」,估計、猜度的意思。
詩詞賞析
現代人追求保障勞工福利,香港早年參照外國制定最低工資保障勞工,今年政府亦決定於勞動節當天增加最低工資。不過生於古代就未必享有這種保障了,百姓生活困苦時有發生,唐代兩位詩人王建和白居易都曾描述這種苦況。
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就提到:「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面臨天災,官吏不但沒賑災,反而剝削百姓,火上加油。詩人將百姓溫飽不繼還要納稅養官吏的情況,比喻為官吏搶奪衣帛、食粟,又以豺狼比喻官吏,如同「鉤爪鋸牙食人肉」,民不聊生、不斷被剝削的苦況形象化地呈現於讀者眼前。
王建在〈水夫謠〉則通過一個縴夫的內心獨白,寫出人在水上服役難以忍受的苦痛,從而反映當時徭役的繁重使人民不堪忍受:「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夜寒衣濕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詩人同樣運用比喻,將縴夫的生活比喻成像海鳥一樣夜宿水船,日行沙上,較容易令讀者聯想到縴夫過着完全非人的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