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現今中國須改善的社會問題

2017.01.05
16662 16662

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2014中國不同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東部 / 沿海地區

   西部 / 內陸地區

天津(16,083美元)

廣西(4,939美元)

北京(15,010美元)

西藏(4,209美元)

上海(14,547美元)

雲南(4,050美元)

江蘇(12,047美元)

甘肅(3,923美元)

浙江(11,054美元)

貴州(3,701美元)

 

資料B

漫畫(摘自網絡圖片)

資料C:新聞一則

      目前中國社會存在着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經濟雖然快速成長,2011年的GDP近46兆元人民幣,此後一直位居全世界第二名,但是新增財富並未惠及底層人民,無論是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北京大學發表一份報告說,中國目前的收入和財產不平等現象正日趨嚴重。處於財富頂端的1%的家庭擁有全國約三分之一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近30年來,中國居民收入堅尼系數從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現在的0.45以上,大大超出0.4的警戒綫。縮窄貧富差距的方法,解決貧富懸殊問題,無非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改善低下階層生活,一是打擊富有階層。


答題

初中題
(a) 參考以上三則資料,你認為中國社會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問題。試從東西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三個角度分析。 (8分)

高中題
(b)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而言,中國政府推行改善貧富懸殊問題的措施時可能會導致哪些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價值衝突。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現代中國

關鍵概念

現代中國:東西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貧窮人口、福利制度
     三農問題、戶籍制度、血汗工廠、廉價勞工、下崗工人
     社會矛盾、新三座大山(上學難 房價高 看病貴)、社會和諧

相關議題/新聞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堅尼系數為0.462,比2014年0.469略有下降,是連續第七年下降,但仍然超過0.4貧富差距警戒綫,顯示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頂端1%家庭佔有全國1/3財產,底端25%家庭僅有1%,城鄉居民存在教育和醫療資源不平等。

題型分析

a.初中題:屬資料分析題,考生須運用資料,找出中國社會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問題。作答時也必須運用東西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等三個角度,指出三則資料如何跟這三個概念相關,然後加以推論,分析由此引發的中國社會問題。

b.高中題:屬分析及比較題,考問的是中國政府推行改善貧富懸殊問題的措施時,可能會導致哪些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價值衝突。考生應先列出改善貧富懸殊的措施,分析這些措施會令哪些人受惠和受損,會有哪些人支持或反對,然後推演出他們的價值觀,並將有衝突的價值觀加以對比。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 參考以上三則資料,你認為中國社會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問題。試從東西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三個角度分析。 (8分)

分析角度

      運用資料

解釋推論

東西差距

從資料可見,東部或沿海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達一萬美元或以上,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反之,西部地區則非常貧困,只有五千美元以下,其中最貧窮的貴州只有最富有的天津的五分之一。

中國東部和西部由於地理、資源、政府投入等不同因素,發展程度存在極大差距,或會令不同地區出現分化,部分省份可能出現離心(如西藏)。

城鄉差距

從資料可見,農村地區的收入增長緩慢,城市人口的收入則快速增長,兩者速度有如汽車與豬的分別,兩者的貧富差距會日益擴大。

農村的競爭力會被城市拋離,政府和商界對農村的投資意欲會更低,三農問題會更嚴重,農民唯有移入城市,農村出現空心化。

貧富差距

中國社會存在着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經濟雖然快速成長,但受惠者主要是富有階層,處於財富頂端的1%的家庭擁有全國約三分之一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

貧富差距日大,形成弱肉強食的情況,貧窮人口的生計更差,對富有階層產生不滿,不利社會和諧,是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不利國家長遠發展。

 

四、作答提示

1. 本題是資料題,所以同學作答時宜先引用資料,描述數據、漫畫、文字資料反映的現象,再分析這些現象如何跟三大差距有關。
2. 由於題目規定了作答方向,故同學只須按所設的三個角度,運用概念和知識作答,不必自設其他分析角度。
3. 雖然題目提供了分析角度,但同學仍要進行歸納,將有關的論點、例子和概念按這三個角度分類,並深入推論出三大差距引致的問題(負面影響),否則會因此失分。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b)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而言,中國政府推行改善貧富懸殊問題的措施時,可能會導致哪些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價值衝突。 (8分)

 價值衝突

    不同持分者的觀點/立場

重視公平
VS
重視效率

貧民和中產是受害者,重視公平,要改善貧富懸殊,希望政府推行福利措施將富人的財富轉移至窮人;
企業重視效率,認為不可增加利得稅劫富濟貧,怕高稅率會影響經濟動力和營商效率;怕高福利會形成養懶人的問題。

重視均富
VS
重視創富

中央政府以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重視均富,力求社會穩定,希望推行改善貧富懸殊問題的措施;
地方政府要解決收入問題,追求GDP,重視創富,不希望高稅收政策逼走投資者。

重自力更生
VS
重自由競爭

信奉自由經濟學者,認為不可重走平均主義(如三面紅旗時代)的老路,要用自由競爭使人民自力更生,推動經濟進步;
貧民或信奉社會主義學者,認為改革開放後是走向資本主義的表現,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政府要適度介入,確保低下階層生活。

 

四、作答提示

1. 本題的提問用語是討論,屬分析及比較題,考生須同時分析有哪些不同持分者會發生衝突,也就是要指出支持和反對推行改善貧富懸殊措施的人。此後,還要比較這些支持和反對者價值觀,點明他們的價值觀有何互相對立之處。
2. 本題要求同學比較不同持分者的價值觀,所以同學在申述不同持分者的立場和理據之後,要點出他們背景的價值觀念,並將相對立的價值觀配對,方算切題。要言之,本題是一條雙重比較的題目,同學先要比較持分者,再比較他們價值觀。
3. 在分析各持分者的價值觀時,同學應用反映價值觀念的概念詞(如崇尚自由經濟),否則只列出持分者的觀點(如反對政府介入經濟),就未算切題。

文:黃家樑
(恩主教書院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