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香港應否全面推行手機電子支付系統?

2017.01.03
16599 16599

題目:
香港應否全面推行手機電子支付系統?

資料一
      智能手機幾近可取代內地民眾的銀包,購物、繳費,甚至農曆新年收利是,均通過手機應用程式代勞,而公安部特別在新年前呼籲民眾提防假「微信利是」等網絡詐騙,以免因為貪圖小便宜,招致個人財產損失或私隱資料被盜。
     公安部表示,不少社交軟件會在新年期間「發利是」提升人氣、襯托節日氣氛,但部分「假利是」暗藏病毒,趁機入侵手機,盜取個人資料。當局並列舉例子,表示南京一名女子接到朋友發出的微信「利是」,她進入指定網址輸入身分證號碼、手機號碼、微信帳戶等個人資料,並掃描二維碼後,赫然發現銀行帳戶被他人轉走一萬元人民幣存款。
摘自《頭條日報》2016年2月5日 P44

資料二
     金融科技(Fintech)是財經界近年熱話。Fintech的應用,使「一機在手,全球通行」的概念,在國際上不少地方已相當普及。在美國,蘋果公司的「Apple Pay」及谷歌公司的「Google Wallet」已得到廣泛應用;就算在內地,幾乎所有連鎖商鋪都設有「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付款,朋友之間亦可通過這些功能,輕鬆實現「AA制」分帳功能。
      無可否認,「八達通」屬於上一代的技術,比起新一代的流動支付確已遜色。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的接受程度甚高,本應非常適合發展相關的行業。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近期針對美國、香港等六大市場進行Fintech接受度指數調查,發現香港的接受度最高,而25至34歲受訪者中,有四分之一為Fintech使用者,顯示Fintech消費者以年輕、高收入族群佔多數。但香港目前日常生活中的Fintech應用,卻仍局限於「八達通」或「EPS」。所謂不進則退,香港在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由領先變成落後,若再不急起直追,將會被周邊愈來愈多城市超越。
摘自《頭條日報》2016年9月20日 P42

資料三
      香港儲值支付工具法案自去年十一月在立法會通過後九個月,金融管理局剛剛公布了第一批共五個獲發牌機構。這代表了香港終於踏上尾班車加入移動支付城市的行列。雖然自千禧年開始香港電子支付因為八達通的普及而一度走在世界前端,可惜香港如懶惰的兔子一樣一直以為比賽勝負已定,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普及和蘋果支付等新應用被市場接受前,無論銀行及八達通一直貪睡,根本沒有一點再起跑的意圖。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9月9日 A20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使用手機電子支付系統有何好處?
‧ 手機電子支付系統在香港發展如何?
‧ 手機電子支付系統有何隱憂?

論點參考

香港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 吳傑莊

     八達通是香港這座城市的代表之一,取得過輝煌成就。但若將八達通放置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相比全球高速發展的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卻始終停滯在實體卡的階段。十八年過去了,雖然能夠滿足市民大部分的日常需求,實際上卻已經遠遠落後於內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世界其他先進的電子收費系統。停滯不前即是落後,這便是八達通現時所面臨的危機。

專欄作家 陳嘉文
      去年做的調查也指出,在大中華區,香港人對電子支付的安全最缺乏信心,當中四分之一最擔憂個人資料被盜竊,包括銀行戶口、身分證號碼、地址等。現在推陳出新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要讓人放心,首先要讓人知道,出事時用戶有沒有保障?它們說自己的系統安全,那究竟如何安全?

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 陳家豪
     但願有朝一日,香港的電子支付系統能像香港的傳統金融及其他如貨櫃碼頭、機場等基礎建設一樣服務本地市民之餘,也能全面發揮香港亞太金融中心的優勢,服務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及機構,為香港創造更多價值。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香港應盡快全面推行手機電子支付系統。雖然,1997年香港首推八達通而走在世界前端,但這已是二十年前的事。相比全球高速發展的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卻始終停滯在實體卡的階段。反觀內地,以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已經成為大勢,普及如一個普通的便利店也可以使用,方便非常,也節省了交易時的時間成本。而且,世界各地都已經準備推行,香港如不再追上,就趕不上大勢,被淘汰了。

乙同學
      我不認同香港應盡快全面推行手機電子支付系統。手機電子支付背後牽涉太多個人資料和機密,假若技術未成熟,絕不應操之過急。其實香港人並不抗拒電子付款系統,例如銀行的網上理財、用信用卡在網上購物,也是愈來愈普遍的。相反,在香港及其他已發展國家,人人都已習慣用信用卡作為一種電子交易方法,但在內地,大部分人都沒有信用卡,才導致手機電子支付系統大行其道。既然我們已有更安全的選擇,何故要操之過急呢?

 

文:Ry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