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脫節?

2016.11.29
16458 16458

題目
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脫節,你同意嗎?

資料一
     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摘自《荀子.禮論》

資料二
      經常口出狂言的商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內政外交蒙上不明朗因素,全球金融市場為此震盪。特朗普的出位言行一方面開罪了不少美國選民,但另一方面,他標榜「美國優先」的原則以使美國「重新偉大」,俘虜了不少不滿現狀、要求轉變的選民的心。
      儘管特朗普語出驚人,有時又會改變調子,但是大家仍然可以摸到一些基本脈絡,就是其商人本色,無論是移民方面的排外言論,還是外交層面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都貫串着「不要討我便宜」的基調。這正迎合一些覺得自己飯碗遭移民或進口廉價貨搶掉的藍領訴求。難怪他在競選前夕的最後造勢活動總結語句,是叫工人階級起來反擊。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11月10日 A04

資料三
      雖然平等之呼籲從兩百年前的啟蒙運動開始,襲捲全球,深入人心,但平等觀念要打入中國文化,並非易事。中國社會的不平等,有幾千年歷史的薰陶。中國一向是等級社會,即使有思想如孔子,也宣揚君子小人之對立:君子小人不僅有道德上的區分,也有社會等級之高下,才有所謂上智下愚。
     儒家這套道德主義,只要求上層階級修養自己,對於下層不但沒有要求,甚至當對方是朽木不可雕也,徹底放棄,導致下層社會只能永遠沉淪。
摘自《頭條日報》2016年6月7日 P35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儒家思想包括甚麼?
‧ 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有何衝突?
‧ 儒家思想對現代社會有何啟示?

論點參考
陶傑(著名作家)
      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勸導:努力賺錢,過好日子是最體面的事情。歐洲的貴族看不起賺錢,跟中國儒家一樣:「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整天想賺錢,在貴族眼裏是粗鄙下流的表現。

黃錦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科技發展對世界的影響遠超經濟,它不斷影響着各地的傳統文化。在過去十年,歷史悠久的儒家文化一直受到以言論自由為核心的數碼文化的衝擊。對此香港政府絕對不容輕視,若然這文化鴻溝問題未能適時受控,恐怕社會便會嚴重撕裂,香港治安及經濟便會完全失控。

栩晉(專欄作家)
      儒家重視政府的「德治」和人民的「自化」,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認為君以民為心,時刻以廓然大公之心,行仁德之政,聽民所需,視民所要,民眾自會不遠千里而依附之。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同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脫節。首先,儒家思想講求階級、禮法、上下有序,然而現今社會的人們都傾向反階級反禮法,直接認為有能者居之,並不是以輩分來定奪。其次,現今社會紛爭不斷,社群之間充滿仇恨,儒家講求有差別的愛,親疏有別,如果推至極端,其實就是講求家庭同種族利益的法西斯主義,比較自私。社會撕裂嚴重,以大愛包容,不分你我,才是修補裂痕應有的方向。

乙同學
      我不認為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脫節。首先,現今社會凡事講錢,像「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種儒家思想正好有助撥正人們歪曲的思想,讓人們多做有益於公眾的事。其次,年輕人多被批評不分尊卑,儒家思想反而可以令年輕人從中學會長幼有序,增加他們的內在修為,減少仇老的現象。再者,儒家講君輕民重,這個思想與世界的民主潮流契合,由是看來,儒家思想絕不過時。

 

 

 

 

 

 

 

 

文:Ry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