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閱鳥 (了)
2016.11.29校閱鳥(了)
現正播放的日劇《校閱女孩》把校對工作描寫得精采吸引,「捉錯處」是校對的主要工作,辨識錯別字可說是基本門檻。錯別字令文章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考評局亦在《中國語文2016試題專輯》列明,卷二寫作能力中的「錯別字」是給分項目,全文沒有或只有一個錯別字給三分,錯字愈多,分數愈低。要避免墮入錯別字的陷阱,有基本原則可以跟隨。
錯別字 別錯了
初階題
下列是根據考評局資料的常見錯別字舉例,哪個才是正確寫法?請圈出來。
1. 特式 / 色
2. 形色 / 式
3. 採立 / 納
4. 舉辨 / 辦
5. 青來 / 睞
6. 招倈/ 徠
7. 反影 / 映
8. 包函 / 涵
9. 跟 / 根據
10. 昔 / 式微
11. 資 / 諮詢
12. 撰 / 選擇
13. 乎 / 符合
14. 注 / 著名
15. 情 / 程度
16. 程 / 情況
進階題
以下每個成語都有錯別字,你能找出來嗎﹖
1. 式式相關
2. 博大精心
3. 沿遠流長
4. 利多於幣
5. 中西合壁
6. 潛而默化
7. 考奪天工
8. 節然不同
9. 鳳毛鱗角
10.千編一律
11.名不符實
12.名乎其實
認清形音義 從此寫正字
根據考評報告,同學多年來錯別字的情況未有改善,少有考生通篇沒有錯別字。錯別字的多少和閱讀量的關係甚大,也和語文基礎有關,漢字通過形、音、義的不同組合,不斷變化而成,出現錯別字就是其中一項弄錯了。混淆三者主要可分為兩大原因:
1.形音相似
漢字結構複雜,每個漢字都由部首和各個部件組成,字形相似是錯別字的「病源」。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將「馬首是瞻」讀成「馬首是膽」,明顯是「瞻」和「膽」的字形太相似,亦是對語境中「字義」不熟悉所致。以此為例,「瞻」指「看」,成語解作「士兵依據主將的馬頭來決定前進的方向,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而「膽」是器官,「首」又是身體一部分,「馬首是膽」根本解不通。平日留意中文字邊旁的細微差別,理解各自的意思並從中分辨,能減少誤用。
2.音義相近
讀音相似亦是誤寫錯別字的一個重要原因,古人造字是「先有義而後有聲,有聲而後有形」,故此相似的形音字特別易混淆。如「形」、「型」經常弄錯,前者是指外貌和樣子,如形狀和外形;後者是指鑄造器物的模子或種類,如模型和典型。另一種錯法也是由讀音引起,有些人會把「轉捩點」讀成轉「淚」點,結果下筆真的寫成「轉淚點」。(正確讀音是「列」。)
四招減少錯別字:
1. 根據意思:寫文章以傳意為先,思考清楚字詞原意,能減少寫錯別字的機會。如「概」和「慨」容易混為一談,當想清楚「概」指氣質和風度,「慨」從心部,有「憤慨、感慨」的意思,與情感有關,便不會弄錯。
2. 留意邊旁:弄錯邊旁是常犯錯誤,如燥、澡、噪和躁,驟看相似,但能夠分辨當中差異便可避免用錯。「燥」旁為火,與「乾燥、燥熱」相關;「澡」為水旁,一定是「洗澡」了;「噪」則與聲音有關,而「躁」是匆忙無序,故「急躁」、「煩躁」從足部。
3. 翻查典故:很多常用成語都有典故出處,知道背後故事能減少出錯,如「濫竽充數」的「竽」是指絲竹樂器,自然從「竹」字頭,而不會寫成「芋頭」的「芋」了。(「竽」讀「余」,讀音跟「芋」也不同呢。)
4. 比較異同:把相似的字編成口訣,如「開口己,半口已,閉口巳」和「橫戌,點戍,戊中空」,方便記憶。
答案:
初階題
1.特色
2.形式
3.採納
4.舉辦
5.青睞
6.招徠
7.反映
8.包涵
9. 根據
10.式微
11.諮詢
12.選擇
13.符合
14.著名
15.程度
16.情況
進階題
1.式式(息息)相關
2.博大精心(深)
3.沿(源)遠流長
4.利多於幣(弊)
5.中西合壁(璧)
6.潛而(移)默化
7.考(巧)奪天工
8.節(截)然不同
9.鳳毛鱗(麟)角
10.千編(篇)一律
11.名不符(副)實
12.名乎(副)其實
病句逐個捉
校對除了識別錯別字,揪出問題句子也是工作之一。文字作為傳意,理應「眼到心到」,可惜錯誤運用,文句不通,就如血氣不順,是為病句,如電視台藝員混淆了「粉身碎骨」和「奮不顧身」,未免貽笑大方。以下是同學作文中常見的語法錯誤,加倍注意可避免作答時因語法不通而失分。
1.兩名老師選拔的學生參加聯校歌唱比賽。
病因:成分殘缺。句子由不同成分組成,假如漏掉某一部分或省略不當,就會出現成分殘缺的語病。例句中究竟是兩名老師選出一名學生參賽,還是一名老師選出兩名學生?如意思屬前者,應改為「由兩名老師選拔的學生參加聯校歌唱比賽。」如是後者,該寫成「兩名由老師選拔的學生參加聯校歌唱比賽。」
2.不小心墮海的小明被路人救起了。
病因:歐化句子。歐化句子是指英式句子,中文表示被動語態時,不必如英語般在語法上特別標示,如「留言已保留」等於「留言已被保留」,不用特別標出「被」字。「被字句」較常用於呈現負面的感情色彩,現在很多時濫用「被」字,例句改成「他獲救了」便可。不過近年有「被自殺」、「被失蹤」、「被就業」的用法,則是另一種意思。
3.他如果不能認真待人,將會影響人際關係。
病因:語序不當。語序是指各種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順序,如果離開固有的位置,會造成語序不當。例句是關聯詞語位置錯置,正確應是「如果他不能認真待人,將會影響人際關係。」
4.這些往事似乎已是相當遠古的事情了。
病因:詞性誤用。誤將名詞「遠古」用作形容詞,應該把「遠古」改為「久遠」。
5.公開試日期漸近,一眾莘莘學子把握餘下日子,加緊溫習,部分同學更加趕在病因:模擬試報名截止日期最後一天,報考不同科目。
病因:累贅。句子意思本來清楚無誤,可是將意思相同的詞語放在一起,無法加強語氣之餘,反而畫蛇添足。「截止日期」等於「最後一天」,毋須強調,而「莘莘」已有眾多的意思,前加「一眾」只覺堆砌詞語和語意重複。
6.我們應該想一個斧底抽薪的辦法永絕後患,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病因:錯別字。正確為釜底抽薪。「斧」解作斧頭,用具一種,怎能把斧頭變作斧底呢?正確的「釜」是指鍋子,薪是指柴火,「釜底抽薪」指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7.在河邊修建一座橋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都關心這座橋怎麼建?那裏的紅樹林怎麼辦?
病因:誤用標點。正確是有疑問才須要用問號,有些句子雖有疑問詞,但句子表達的是陳述語氣,最後應用句號,例句就是非疑問句用問號。
9.就算聽日下雨,志強決定仍然按原定計畫。
病因:廣東話入文。廣東話入文雖然能引起共鳴,不過多數在引用說話時採用,例句是一般陳述,宜使用書面語,可改成「不論明天是否下雨,志強決定仍然按原定計畫。」
校對小知識:校書郎
古代有「校書郎」這一種官職,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可說是專為讀書人而設的「理想職業」,他們可從中吸取做官經驗,然後轉到其他職務。校書郎最早出現於東漢,到宮中藏書處校勘典籍,至三國魏時,校書郎成為正式官銜,唐代繼續沿襲,且更見規模。職位的主要工作是抄寫經籍後作簡單校對,不少著名文人如王昌齡、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隱等,也曾出任,詩人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就提到「校書」,不過到了明清兩代取消了此一職務。
校對小知識:校勘學
古代稱校對為校勘,就同一書籍的不同版本和相關資料,進行文字、篇章的比較核對,找出錯處,加以修正,清代學者章學誠的《校讎通義》,可算是研究校勘學的入門讀本。大抵從事這門工作的人都力求完美,故此有所謂「善本」的出現,即經過仔細校勘所得到的最優秀版本,具有比較高的收藏和流傳價值。
著作方面,民初史學家陳垣的《校勘學釋例》原名《元典章校補釋例》,是他在校勘《元典章》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校勘學專著,是校勘學上帶有總結性的重要典籍。書中提出的四項原則,到現在仍適用,包括以同書祖本與別本對校,比較各本異同的「對校法」;以本書前後內容互相印證的「本校法」;採錄前人或為後人所引用的現象,引用他書校本書的「他校法」;以及按情理推敲的「理校法」。
延伸閱讀
《正識中文》(節錄)梁慧敏
「薰衣草森林有很多花花草草,還有許多木製的裝飾品。我最愛木製的木椅,喜歡坐在上面吹吹涼風。」這段話哪裏出現問題呢﹖
上例犯了一個很明顯的毛病,就是累贅①。「木椅」當然是「木製」的,不存在其他可能性!這裏宜把「木製的」刪去。不過,如果「木椅」前的修飾語具有限定功能的話就當別論,例如:「藤製的木椅」、「柏木製的木椅」、「檀木製的木椅」等。
語法,是語言構詞造句的規律,在語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語法學家告訴我們,語言規則是有限的,但這些有限的規則可以組合成無限的句子。當我們理解一個句子時,不僅要懂得每一個詞所表示的意義,還要了解詞與詞之間的組合關係。此外,句子與句子之間如何組成語段或語篇,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果組織起來的句子或語篇,違背了有關的規則,不符合表達習慣,就會出現語法錯誤的問題。因此,要保證句子通順,就要提高語言的警覺性和準確性,避免造出語法錯誤的句子;而掌握辨析②和糾正③語法錯誤的能力,就是修改病句的基本功。
⋯⋯
如何使用正確的詞句?句子與句子怎樣組合?都是為文過程中不能忽視的要點,文章的主題是靠文字來表達,書寫的最基本要求是撰寫符合語法的句子,如果沒有正確的詞句為基礎,造成文意不通、邏輯不清、語義之間缺乏連貫性、句與句之間缺少切要的照應,就無法有效地達致溝通表達的目的。剖析④病句的成因和認識改正的方法,對我們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裨益⑤;把病句當作反面教材,利用反面教材去學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另外,多閱讀優良的作品,不但能提高我們的語感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減少語病的出現,而且能為我們積累更多寫文章的語言素材。
解字詞
①累贅
讀音:贅,zeoi6,音「序」
意思:多餘、重複。
②剖析
讀音:剖,fau2,音「否」
意思: 剖解從中切開,看清內在。
剖析指分辨、分析。
③辨析
讀音:辨,bin6,音「便」
意思:辨別分析。
④裨益
讀音:裨,bei1,音「悲」
意思:益處、好處。形容益處很大。
⑤糾正
讀音:糾,gau2,音「九」
意思:矯正。
小練習
1.根據作者所說,「語法」是甚麼?
-----------------------------------
-----------------------------------
2.病句對一篇文章來說帶來甚麼影響﹖
-----------------------------------
-----------------------------------
3.為何文首的「木製的木椅」是病句?
-----------------------------------
-----------------------------------
4.作者提出有甚麼長遠方法減少病句出現?
-----------------------------------
-----------------------------------
答案
1. 語法是指語言構詞造句的規律,在語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病句不能清楚表達意思,未能準確傳意,令文意不通、邏輯不清、語義之間缺乏連貫性、句與句之間缺少照應。
3. 「木椅」已表明了椅子的材質,若果再加上「木製」是意思重複,多此一舉,故屬病句。
4. 作者認為多閱讀優秀的作品,可以積學儲寶,潛移默化提高中文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