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不局限職業層面 職業治療師 助病者重拾生活能力

2016.11.16
16377 16377

生病要看醫生,但喝過苦藥未必保證身體機能可完美還原,嚴重的,也許會失去自理能力,也許無法再回到工作崗位。職業治療師的責任正是因應不同病人的生活需求,設計相應的復康活動和療程,讓他們能返回正常的生活軌道。

生涯規劃



洪志雄(Harry)(左,現職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的二級職業治療師,報選大學科目時被職業治療師專業的形象吸引,加上希望工作能幫助他人,於是入讀香港理工大學的職業治療學系。


趙泳芝(Sharon)(右,現職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的一級職業治療師,執業經驗豐富。

最基本 訓練手

根據2014年的數據,香港大概有1,700名職業治療師,不少人誤解「職業治療」中的「職業」單指工作層面,實際上還包括家庭和生活上的崗位。當醫生發現病患的病情影響其應付生活崗位的能力時,便會轉介他們接受職業治療。Harry指職業治療主要目的是通過不同的活動和療程去增強病患全面的能力,包括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及日常家居操作技巧,如洗澡、如廁、煮食等等;而職能上的工作訓練,令他們可重返工作崗位;亦有針對兒童智能發展的復康治療。

日常生活要靠一雙手,Sharon表示,職業治療有不少針對手部功能的治療,亦有手眼協調的訓練。當然,走出了治療室,還未康復的病患每一天仍須面對生活上的不便,所以職業治療師會針對家居及社區環境進行環境改裝、家居安全設施建議,並教育病患的家人如何協助家居治療等等。




●職業治療師可以說是「心靈手巧」,除了針對不同病人的情況設計不同療程,還要動手製作矯形支架、壓力衣,及設計復康儀器。

治療人 先交心

職業治療師是病人在復康長路上的「夥伴」。Harry回想剛執業時,最困難是觀察病患的心理狀況,因為觀察力和溝通能力都不是書本上的知識,必須通過實戰訓練。他認為職業治療有趣之處是有很大的思考空間,可以嘗試自己設計療程;每當療程能有效改善病情時,就會有滿滿的成功感。Harry曾經治療一位有「彈弓指」問題的病患,怎料治療後對方的情況反而變差,了解後,發現原來他對自己的病情十分焦慮,在家過度進行練習;經Harry勸說,他才放鬆心情,現時病情已大大好轉。Harry強調,職業治療師要與病患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這樣病患才會分享自己的感受,而治療師亦要給予病患足夠的心理支援,幫助其紓緩治療時的壓力。


●兒童的體智發展評估及復康訓練會利用各種遊戲和玩具進行。


●除了兒童須要有趣的治療方法,大人亦可寓治療於娛樂,例如訓練手部功能的電腦遊戲程式。

溝通變通 無所不通

Harry認為職業治療師要有「三通」,首先是溝通,因為要與病患一同制訂治療計畫,了解其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亦要清楚傳遞治療的細節;第二是變通,由於每個病患的病情、個人背景及興趣都不一樣,因此每次都是新的挑戰,而且要不斷按病情調整計畫;最後是無所不通,既然要根據病患的背景和需要制訂不同的治療方法,因此要博學多知,尤其要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情況,如果病患本是廚師,治療方法便可加入一些切、煮的活動。因此Harry建議對職業治療有興趣的同學宜擴闊眼界,了解不同群眾的背景文化和生活習慣,亦可以參加義工活動,增進溝通技巧和同理心,將來便能訂立更適合病人的治療計畫。


●針對工作需要的復康治療活動會模擬工作情況,如從不同高度提起不同重量的物件。 

職業治療師入行小檔案

起薪點:以醫院管理局為例,現時二級職業治療師的起薪點約為26,700元。

性格:熱愛吸收新知識、溝通能力佳、善於變通。

課程:持有香港理工大學或東華學院頒授的職業治療學學士學位,通過考試後便能註冊成為職業治療師;在海外修讀相關課程的人士須向職業治療師管理委員會提交證明,經審核後才能註冊。

出路:
1.醫院
2.社褔機構
3.私人執業
4.從事科研或教學

載自2016年11月16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趙韻清 攝:褚樂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