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理解文言篇章 拆解詞義內容

2016.11.04
16321 16321

【篇章】
(1) 政和三年三月乙卯,有象逸於惠州之北門,惠人相與攻之,操戈戟弓弩火炬者至數百人,而空手旁觀鼓噪以助勇者,亦以千計。既至,皆逡巡不進。有監稅蒙順國者,以趫捷自矜,短衣踊躍,挾數十矢射之,中背如蝟毛,象厖然不動,徐以鼻卷去。最後中左耳,象怒馳之,順國棄弓反走,未數步,象以鼻鈎其膝,盤之於地,蹂踐之。眾潰走散,象亦緩緩引去。焉,吏卒視,則順國已碎首折脅流腸死矣。

(2) 吾時方食,聞之投嘆息。嗟夫!使象得入城,則鼻之所觸,齒之所拂,足之所蹴,豈復有邑屋居民聚落也哉?為萬人排難,而以一身死之,此
吾所以嘆也。然吾聞交趾①捕象,必用機阱,未有直決者。吾嘗識其形矣:其立如屋,其臥如堤。是豈可與力競也哉?若人者,可謂愚矣,此吾所以又嘆也。然向使百數人者協心戮力,齊奮而共擊之,亦未必不勝。脫令不勝,猶當不至於此。此吾所以又嘆也。雖然,古之不量事力,奮區區之忠,以排
難救人為己任而困於無助,以至碎首折脅流腸而死者,亦可勝數?凡有志而無成者,皆是也,何獨此哉!此吾所以又嘆也。
唐庚〈射象記〉(節錄)

【註釋】
①交趾:越南北部地區的古稱。

答題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紅色的字詞,並且將答案填寫於橫綫上。 (10分)
(i) 中背如蝟毛
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焉,吏卒就視
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少焉,吏卒
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 聞之投嘆息
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亦可勝數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3分)
徐以鼻卷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據內容,可以得知大象曾經踐踏蒙順國身體哪個部位? (2分)(答案全對才給分)
(1)頭部
曾作踐踏 ○
沒有踐踏 ○

(2)胸部
曾作踐踏 ○
沒有踐踏 ○

(3)腹部
曾作踐踏 ○
沒有踐踏 ○

(4)腳部
曾作踐踏 ○
沒有踐踏 ○

4. 本文曾以襯托手法來描繪蒙順國的形象。試從文中舉出一個適當的例子,略加說明。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i) 頸 / 脖子 / 頸項 / 頸背 (ii) 一會兒 / 一段時間 / 短時間   (iii) 靠近 / 前去 / 前往 / 上前

(iv) 筷 / 筷子   (v) 怎 / 怎麼 / 豈

2: 關鍵字詞

關鍵字詞

不扣分答案舉隅

以鼻

慢慢用鼻 / 緩慢地用象鼻 / 緩緩以鼻

捲 / 捲着(箭)

除去 / 去除 / 拔去(箭)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慢慢用鼻捲着並拔去身上的箭。/
緩慢地用象鼻捲着箭,將其除去。(3分)

3:
(1)頭部
曾作踐踏●

(2)胸部
曾作踐踏●

(3)腹部
曾作踐踏●

(4)腳部
沒有踐踏 ●

解說:文中有言「則順國已碎首折脅,流腸死矣」,當中「碎首」的「首」即「首級」、「頭顱」,故從其頭顱粉碎,可知大象曾攻擊他的「頭部」;而於「折脅」的「脅」通「脇」,成語「兩脇插刀」便是指胸前肋間插上尖刀,從他折斷肋骨,可知大象曾攻擊他的「胸部」;而「流腸」中「腸」於腹部,可知大象曾攻擊他的「腹部」,引致腸臟流出。最後,文章雖寫「象以鼻鈎其膝,盤之於地」,可見大鼻曾用鼻勾他的膝部,把他絆倒,但並未描述牠對蒙順國的「腳部」作踐踏。

4: 評分原則:
‧準確指出與蒙順國形象構成「襯托」的對象,得1分。
‧準確解釋兩者如何構成「襯托」關係:
──描述兩個對象的行為或表現,得1分;
──討論「襯托」手法所帶出的形象刻畫,得1分。
運用了對比手法的例子:
‧以其他惠人來襯托蒙順國的勇敢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以其他惠人來襯托蒙順國的勇敢。作者描述所有惠人在面對大象時都只是徘徊不進,不敢上前;只有蒙順國一人甘願與大象力戰,可見作者借其他惠人怯懦,襯托出蒙順國勇敢的形象。(3分)

文:林溢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