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調升最低工資 紓緩勞資緊張關係

2016.10.31
16266 16266

社論導思

今日香港






Mindmap




社評試寫 

試從另一角度,為是日新聞題材撰寫一篇五百字社論。

建議立論方向︰

‧分析最低工資與港人生活質素的關係
‧探討最低工資在甚麼程度上能改善貧窮問題
‧分析最低工資調升至34.5元是否一合理水平

社論

低資勉強達共識 勞資務實出成果

經過馬拉松拉鋸,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成員勉強達成妥協。只要不臨門脫腳,明年五月,最低工資將提高至每小時三十四元半,比現時多兩元,增幅稍微跑贏通脹,是在就業率高但經濟前景不明朗下的務實結果。

第1段︰社論要點
勞資雙方達成妥協,最低工資預料將提高至每小時三十四元半,是務實結果。

低資委成員分別來自資方、勞方和學者。資方不滿這個水平訂得太高,勞方不滿訂得太低,是為各自階層利益盤算的自然現象,就算最後接受這水平都要顯示自己多番爭取不果才勉強接受,免遭人認為太易妥協,出賣所代表階層的利益。

站在打工仔立場,當然希望最低工資訂得高一點,讓基層生活過得好一點,不過,社會不能不顧及最低工資如果激增,資方尤其是眾多中小企老闆是否承擔得起。學者以中立身分,簽名覺得這個新水平是一個平衡了勞資雙方利益的務實妥協,資方代表已經全部簽名接受,最後勞方代表亦簽名,如果沒有最後變卦,本月二十一日會正式落實確認。

第2-3段︰新聞背景
分別說明低資會成員內,資方、勞方和學者的談判立場。

平衡利益 莫臨門變卦

沒有加入低資會平台的工會組織,照常高調批評,指加兩元不足以應付車費、飯盒加價。實際上一天開工八小時的話,每天只額外增加十六元進帳,是否追不上交通費和膳食費的增幅,工人自己心中有數。

只要不出現類似醫務委員會改革臨門變卦的情況,這個低資水平有望提交行政會議月底討論,否則繼續拖拉,反而會拖慢低資調升,不切實際的爭取,只屬於百鳥在林。

第4-5段︰新聞分析(一)
說明低資會以外,工會組織的高調批評;提出社論立場──莫要臨門變卦,若繼續拖拉是不切實際的爭取。

最低工資制度推出以來,正值本港經濟好景,失業率低,基本上等如全民就業,茶餐廳等中小企,根本難以低資水平聘請到員工,尤其是港島區的茶餐廳,洗碗工時薪開到四、五十元,都未必有人肯做。

第6段︰新聞分析(二)
分析最低工資對僱主的影響︰ 推出時經濟好景,失業率低,因此即使調高低資水平,僱主亦有能力應付。

既然僱主連時薪四、五十元都應付得起,有一種說法,是低資水平不妨再調高一點。不過,從當局估計今次調升低資有十五萬人受惠,可見不少人收入仍然處於低資水平,例如清潔行業,要是大幅調高這水平,最後難免轉嫁到眾多大小業主身上。

此外,調高低資水平會產生漣漪效應,其他工種的工資亦會水漲船高,連同此間接受惠者,獲得加薪的員工不止十五萬,尤以薪酬只是稍高於低資水平的中小企僱員為然,故此不宜低估對中小企經營的影響。

第7-8段︰新聞分析(三)
指出今次調升低資對僱主的影響較大︰當局雖估計調升低資可令十五萬人受惠,但漣漪效應使獲得加薪的員工將不止十五萬,對中小企經營的影響不宜低估;大幅調升低資亦難免會轉嫁到大小業主身上。

紓緩對峙 解其他難題

調高低資水平,對資方的影響是未來兩年的薪酬開支,本港經濟增長放緩,大家看不透未來兩年前景,資方立場趨於保守,尤其是低資水平雖然理論上可加可減,政治現實是易加難減。

雖然資方在經濟好景時可以應付到較高的薪酬開支,一旦經濟不景時,就失卻了緩衝,中小企受不起,蝕本經營到最後倒閉,就反而會令工人失去飯碗。

第9-10段︰新聞分析(四)
分析資方立場保守的原因︰本港經濟增長放緩,調高低資將影響未來兩年的薪酬開支,未來易加難減;一旦經濟不景,中小企倒閉,反令工人失去飯碗。

本港引入最低工資機制以來,有幸一直經濟好景,沒有出現結業裁員副作用,但是社會須有防患未然之心,確保低資機制日後經得起經濟下滑時的考驗。

本港在標準工時、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對沖等多項勞資問題持續僵持,今次勞資雙方的妥協雖然勉強,至少能夠妥協,紓緩雙方緊張關係,但願這能夠為雙方解決其他問題,創造良好務實的氣氛。

摘自2016年10月9日《星島日報》

第11-12段︰總結
應防患未然,確保低資機制日後經得起經濟下滑的考驗;今次勞資雙方妥協雖勉強,但是務實的成果。

載自2016年10月31日《S-file通識大全》

文︰黃鳳韻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