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飲酒年輕化
2016.10.13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據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有關中學生健康的危險行為研究,受訪八百四十名中三學生中,近四成有飲酒經驗,平均最早接觸酒類飲品是十點九歲。調查又發現,因飲酒而有遲到、欠交功課等操行問題的青少年,是沒飲酒而有操行問題者的四點六倍。 |
資料B
調查並顯示,朋輩影響是青少年飲酒重要因素,當中有朋友飲酒較無朋友飲酒的受訪者,飲酒機率高出逾32倍。 |
資料C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表示,自政府2008年起豁免酒精含量低於30%飲品的稅項後,香港人均飲酒量有遞增趨勢,飲酒問題更出現年輕化。家庭醫生指出, 中學正值青少年發育期,愈早飲酒愈容易出現酗酒問題,過量酒精更會影響腦部、肝臟等,出現胃病、肝病等機率亦愈高,建議政府應倣效出售香煙的做法,立法禁止售賣酒精類飲品予18歲以下市民。 |
答題
初中題
(a) 參考資料A,試指出青少年飲酒的特點。 (4分)
高中題
(b) 參考資料B及就你所知,試分析飲酒年輕化的因由。 (6分)
(c)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試建議一些有效協助青少年戒除酒癮的方法。 (8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
關鍵概念 |
青少年時下趨勢、飲酒年輕化、青少年的挑戰。 |
相關議題/新聞 |
‧ 了解相關的時下趨勢,如濫用藥物、沉迷上網等,並分析其成因、模式。 ‧分析這些對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與機遇的趨勢的特徵 ‧探討解決的方法 |
題型分析 |
初中題 |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參考資料A,試指出青少年飲酒的特點。 (4分)
飲酒年輕化 |
受訪八百四十名中三學生中,近四成有飲酒經驗,平均最早接觸酒類飲品是十點九歲。 |
飲酒引發操行問題 |
因飲酒而有遲到、欠交功課等操行問題的青少年,是沒飲酒而有操行問題者的四點六倍。 |
四、 作答提示
分題(a)是屬「資料分析」題,要求考生從資料A中,歸納出年輕人飲酒的特點:飲酒年輕化、飲酒引發操行問題。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b)參考資料B及就你所知,試分析飲酒年輕化的因由。 (6分)
朋輩影響 |
青少年易受朋輩影響,若朋友中有人飲酒,他們便有機會接觸酒精類飲品。朋輩影響是青少年飲酒重要因素,當中有朋友飲酒較無朋友飲酒的受訪者,飲酒機率高出逾32倍。因為青少年普遍希望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在從眾心理下喝酒。 |
無知心理 |
一些無知、貪玩的青少年對飲酒後的感覺充滿好奇,為了尋求片刻的官能刺激,便嘗試飲酒。他們甚至認為自己身體可以承受酒精所帶來的副作用,而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
生活苦悶 |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以及學業成績,都會令青少年受到壓力。他們或因一時失意,容易感到生活苦悶。一些青少年於是希望通過飲酒來解悶和排遣低落的情緒,他們認為飲酒可以逃避現實。 |
四、作答提示
分題(b)是「應用知識」題。考生要將本單元所掌握的知識,從朋輩影響、無知心理、生活苦悶等不同角度切入,分析資料中年輕人飲酒的因由。
三、作答方向參考
(c)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試建議一些有效協助青少年戒除酒癮的方法。(8分)
改變對事物的看法 |
每個青少年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的強項和不足之處。部分青年偶然會感生活苦悶,從而有可能接觸酒精類飲品。他們可以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認識及發揮自己的強項和潛能,接納和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積極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自然不會嘗試飲酒。 |
發展人際關係 |
青少年應盡力與家人、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擴闊自己的生活圈子。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青少年建立較正面的社群自我概念,個人對自己會有比較正面的評價。當青少年感到困惑、苦悶的時候,也可以在不同的群體中獲得情感上的支援,有助戒除酒癮。 |
參與多類型活動 |
有酒癮的青少年應多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發掘自己的長處,從中獲得成功感和培養自信心。只要多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他們便可以從中獲得欣賞,從而提升自信。這樣,他們便不易沉迷於飲酒。 |
四、作答提示
分題(c)是屬「延伸資料」題,考生參考資料中的重點,判斷青少年飲酒與自尊感欠佳有關。考生應從提升自尊感的角度切入,建議解決年輕人飲酒的方法,方法包括:改變對個人的看法、發展人際關係、參與多類型活動。
文: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