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到圓
2015.03.10從表現方式方面來,也可以提出直接和間接兩種方法。直接的寫法,我們叫它做「直陳」,而間接的寫法,我們就叫它做「暗示」吧!我們也可以說,直陳就是把意思直接講出,而暗示則是讓意思自行流露出來,給讀者自行體會。 (《貝貝的文字冒險》,頁154)
農曆新年假期完了,大家𢭃得多紅包嗎?討紅包時,我們會祝福長輩「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心想事成」,在表現方式上,這便是直陳的手法,把意思直接講出來,長輩聽見明心,心裏興奮,我們𢭃得紅包也開心。
不知大家收到的紅包,上面印着甚麼圖案呢?有沒有花、鯉魚、蝙蝠、竹樹?這些紅包圖案用的便是暗示手法,例如花暗示「花開富貴」、鯉魚即「年年有餘」、蝙蝠則有「福到」的意思,竹樹暗示的是「富貴滿足」,非常有趣,不過要在同一個語言和文化體系裏的人才能意會。
近年在網絡上也流行用暗示,網絡術語是「曲綫」。意指故意說一些表面上正面的話,刻意隱藏自己真正的用意,實際是想引起負面結果,反之亦然。 例如某位官員提出失實或偏頗的說法,網友便說「我熱烈支持XXX的偉論」,表面上是支持,但其實是想更多人留意到官員話裏失實或偏頗的成分。有時網友的暗示做得不夠好,令人信以為真,網絡上稱這種現象做「曲到圓」。
有人以為暗示是比直陳高超的手法,董啟章在《貝貝的文字冒險》一書卻不同意。他指出兩種手法沒有孰優孰劣,一切都要切合情景需要和運用成功與 否。不過在教授寫作的時候,我和其他導師也會更偏重暗示的教導,因為對寫作初學者來說,暗示是較難掌握的,再者,日常生活裏我們已大量運用直陳方法來溝通,學習暗示手法其實是一種平衡的做法。話說回來,《貝貝的文字冒險》一書很有趣,書中有兩條主綫,一是貝貝在文字世界的冒險故事,二是貝貝和爸爸的電郵內容。情節新奇刺激,而且每一章都會穿插寫作教學,讓你一邊讀故事,一邊學會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