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重推活化方案 中環保留「街市」

2016.09.26
16043 16043

社論導思

能源科技與環境+今日香港







Mindmap



社評試寫


試從另一角度,為是日新聞題材撰寫一篇五百字社論。

建議立論方向︰

‧分析活化中環街市計畫轉為簡約方案的利弊
‧分析城規會審批保育活化方案的考慮優次
‧探討簡約活化方案可如何避免重蹈西港城覆轍

社論

中環街市活化莫再蹉跎

簡約版活化中環街市計畫終於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只餘下屋宇署審批和補地價兩關。這個拖了多年的計畫歷經多番轉折,當中涉及不少程序上的拖拖沓沓,現在終於露出動工曙光,這幢苦待活化的歷史建築物,正日益殘破,有變危樓之虞,不容再節外生枝。

第1段︰社論要點
簡化版活化中環街市計畫終獲城規會通過,苦等活化多年,不容再節外生枝。

橫躺在中環商業區約八十年的中環街市,曾經被放上勾地表待售,估值逾百億元,近十年社會對保育中環街市的訴求變得強烈,建築價值尚在其次,大家更在乎讓它繼續在這片商廈林立的環境,保留讓市民舒一口氣的空間。


第2段︰新聞背景(一)
說明中環街市活化計畫的由來︰出於社會對保育街市的強烈訴求。

政府最後決定犧牲可觀的財政收入,交由市區重建局進行活化,還舉行公開設計比賽,按照勝出的設計定下「漂浮綠洲」的主題,當中最搶眼的構思包括天台植樹和公眾泳池。可是,項目歷經司法覆核和其他程序影響,最後估計成本膨脹兩倍至十五億元,而且要老舊建築物承托天台泳池,涉及複雜的技術和安全問題。市建局最後決定推倒重來,推出簡約版活化保育方案。由政府決定保留中環街市至今,轉折拖延了七年。

第3段︰新聞背景(二)
說明活化項目拖延了七年的原因︰「漂浮綠洲」的設計因司法覆核、成本大漲和技術安全等問題要推倒重來,最終決定推出簡化版方案。

七年冤枉路 終反璞歸真

當年大家對如何活化中環街市主意多多,這邊廂要搞一個創意澎湃的設計,那邊廂則反對這樣的設計要增加建築物高度,大家在法律和其他程序方面爭論不休,整個計畫愈談愈久,愈久愈貴,兜兜轉轉走了大量冤枉路,最後才不得已反璞歸真。

第4段︰新聞分析(一)
指出簡化版方案是迫不得已反璞歸真,因爭議太久,走了冤枉路。

城規會現在通過的活化方案,商業面積大量減少,在這幢丟空多年的建築物重新引入濕貨攤位,地下至少兩個魚檔和兩個雞禽檔,樓上至少五個肉檔,二樓至少四檔蔬果,放棄名店構思,保留街市氣息,至於如何令街市租金收入彌補開支,而非回復停用前遭消費者揚棄的局面,或重蹈西港城的覆轍,仍須市建局多花腦筋。

第5段︰新聞分析(二)
指出簡約方案放棄名店構思,保留街市氣息,仍有開支、客源等問題要多花腦筋解決。

現裂縫處處 宜盡快復修

這個簡約方案的好處,是不必加高建築物,屋宇署審批時,只須考慮到原建築物復修改建的條件,而不必當新建築物處理。之前的「漂浮綠洲」,由於加高而要符合全新建築物的要求,屋宇署審批期間,曾經按照新建築物不得成為「屏風樓」的規定,要把街市「劏開」一些間隔,與保育建築物原貌大相逕庭。希望這種僵化態度不會在今次審批時重現。

第6段︰新聞分析(三)
關口一︰屋宇署審批──簡約方案因不必加高建築,審批時不必當新建築物處理。

另一個關口是補地價問題,當初的名店構思大大提高了地皮商業價值,現在商業價值大降,讓地政總署可以考慮能否以象徵式補地價的安排,讓項目省卻討價還價的環節,盡快落實。

第7段︰新聞分析(四)
關口二︰補地價──放棄名店構思令商業價值大降,地政署或可考慮象徵式補地價安排。

早前舊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保育,同樣因為計畫太多,議論不休,工程不斷延遲,以致當中的已婚督察宿舍百多年歷史的磚牆等不及活化,而在今年五月塌下。現在中環街市亦裂縫處處,實宜盡快動工,免因繼續拖延而淪為殘垣敗瓦,美好的保育構想到頭來一場空。
摘自2016年9月15日《星島日報》

第8段︰總結

中環街市宜盡快動工,免因拖延而淪為殘垣敗瓦,令保育構想落空。

載自2016年9月26日《S-file通識大全》

*教材練習,助你提升應試能力,訂閱《S-file》全綫學生報,專享更多優惠,請即瀏覽訂閱詳情:
http://stedu.stheadline.com/subscribe/intro_files/subscribe_info2016/sec_chi_leaflet.pdf

文︰黃鳳韻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