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裝備改善調配 警研加強騷亂應變
2016.07.28年初旺角騷亂(1)後,警方成立內部檢討委員會,研究改善行動、裝備及訓練。警務處行動處處長劉業成表示,委員會已進行多次會議及討論,現就初步建議進行研究,包括提高內部保安及突發事項的應變能力、擴大行動指揮團隊、提升總區應變大隊調配及其與其他部門配合的靈活性;另研究警隊在處理大型示威(2)時,如何與暴力人士保持安全距離及相關裝備。
劉業成並指出,委員會將研究提高內部保安及突發事項的調配能力、添置流動指揮設備;安排機動部隊訓練學校的教官擔任戰術顧問,到大型示威現場支援指揮官,亦會購置保護裝備,包括護目鏡、防護手套等。
......
字詞解釋
(1)騷亂:混亂、動亂。
反義詞:安定。
(2)示威:有所抗議或要求而進行的集體行動,用以顯示自身力量和意志。
近義詞:請願。
文化知識
中國兵書──《孫子兵法》
警方內部檢討委員會將研究提升應變能力,安排機動部隊訓練學校的教官擔任戰術顧問。其實中國早於數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人孫武已著有《孫子兵法》一書,詳述戰術策略。
在〈始計篇〉解釋了成書原因︰「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認為軍事對國家存亡極為重要,必須查察研究。《孫子兵法》共分十三篇: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綜合分析戰爭前及過程中的行軍布陣、敵 我陣營等具體情況。
孫子主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謀攻篇〉曾言:「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本書對中國軍事研究,甚至世界軍事史均有重要影響,已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
文:教育組記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