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鐵扶手電梯意外 42%手機嬰兒車肇禍
2016.07.14港鐵今年首六個月錄得的扶手電梯意外共二百九十五宗,平均每日發生約一點六宗,四成二意外涉及乘客玩手機或推BB車等而失平衡……
港鐵車務營運主管—西面網絡黃琨暐表示,去年在港鐵網絡(1)內發生的扶手電梯意外數目,是自兩鐵合併以來新低,共六百八十一宗。
……
黃特別指出,今年首六個月由失平衡引致的電梯意外共一百二十五宗,佔整體意外總數四成二,最常見的高風險(2)行為是一邊使用電話、一邊在電梯上行走,以及在電梯上使用嬰兒車但車轆(3)被「攝(4)」在梯級。另外常見的意外成因包括乘客攜帶較大型物件,以及站得太近梯邊以致鞋子或鬆身衣物被夾着。
字詞解釋
(1)網絡:本指由若干電子元件組成的複雜電路,而文中的「港鐵網絡」是指由港鐵各條鐵路綫覆蓋及組織而成的鐵路系統。
(2)風險:危險、危機。
粵音導讀
(3)轆:luk1,音「碌」。「車轆」即「車輪」;「轆」古代用作擬聲詞,形容車行聲,如杜牧〈阿房宮賦〉:「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4)攝:sip3,音「涉」。書面語「卡着」的意思。
古語/金句摘錄
現代社會交通發達,到達千里之外的目的地亦非難事。中國古時交通相對落後,百姓要從甲地去乙地往往要花上數天、甚至數月,因此「車」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從不少文學作品中也可看到。
1.「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提到與「車」有關的句子,不得不聯想到杜甫的〈兵車行〉。古時馬車的其中一個作用是當作戰車,在行軍打仗時更是運送各類兵器、糧草的交通工具。
2.「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出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在古代,擁有馬車是一種身分象徵,車輛設計愈華美,就代表身分愈尊貴。
3.「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出自漢樂府〈孤兒行〉。描寫父母雙全時的幸福、富足,作者以乘坐多匹寶馬拉行的好車來說明,可見古人亦以馬車象徵貧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