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安全與健康危機 濫用抗生素 後患無窮
2016.06.06時事解碼
近日英國一份權威研究報告警告,全球面對濫用抗生素問題日益嚴重,若各國仍不採取應對行動,估計到2050年,每三秒便有一人因而喪生。過往社會着重提醒市民切勿濫用抗生素,但原來目前全球約有一半抗生素用於農業,主要是催谷禽畜生長和預防疾病。業界擔心,一旦全面禁止對食用動物使用抗生素,當禽畜出現疾病,可能造成大規模死亡,引發食物安全問題。
公共衞生+全球化
主題:對公共衞生的理解+科學、科技與公共衞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人類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理解?
‧科學與科技能否為預防和控制疾病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公共衞生的範疇,科學與科技的發展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及引發哪些議題?
‧社會各界、政府及國際組織在維持及推動公共衞生方面會面對甚麼挑戰?
‧全球化在不同國家之間或在一個國家內所產生的影響是相同抑或相異?
資料一:
英國一份報告警告全球面對濫用抗生素問題日益嚴重,讓病菌產生抗藥性,助長超級病菌滋生,令普通疾病都可以致命。報告警告若全球各國現仍不採取應對行動,估計到二○五○年,每年或有一千萬人因此死亡,平均每三秒便會有一人喪生。
由英國政府牽頭編制題為「Review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報告,批評問題不是沒有研發足夠的新抗生素,而是人類正濫用現存的抗生素。
報告形容超級病菌的「風險大如恐怖主義」,全球正節節敗退。自報告二○一四年中開始編制,迄今已有超過一百萬人死於這類抗藥性感染。組織負責人奧尼爾稱:「這須被視為經濟及安全威脅,成為國家領導人首要考慮的。」
為免「退回黑暗時代」,報告建議大幅減少對農場動物餵飼藥物、改善處方方式停止開出不必要藥物,並發動全球關注運動。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5月20日A24
資料二:
消委會上周去信全港九家連鎖快餐集團,要求制訂分階段取消採購抗生素食品的政策。消委會今次行動是響應國際消委會聯會的呼籲,認為全球耐藥性問題值得關注,過往只是側重提醒市民切勿濫用抗生素,但事實上全球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於農產品,市民容易在食物鏈中吸收,產生耐藥性細菌,最終令部分疾病難以根治,治療費用高昂。
近年一些國際連鎖快餐店,已經開始減少採購含抗生素農產品。如今年三月,美國麥當勞宣布將在兩年內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雞肉;今年十月該集團在加拿大的店鋪亦宣布將使用不含抗生素的雞肉。另一間連鎖快餐店集團SUBWAY今年十月宣布,消費者可在全美點選不含抗生素的雞肉快餐,並由明年開始的兩三年內,停止提供含抗生素的火雞肉食品,在之後的六年,再逐步停止採購含抗生素的豬肉和牛肉。
摘自《星島日報》2015年12月8日A08
資料三:
江蘇畜產品品質檢測中心竟從一隻雞蛋中測出多達20種抗生素,有市民感慨「還吃啥藥啊,天天一個蛋,健康中國人」。據內地媒體報道,省內多位禽產品專家透露,雞蛋中含抗生素在業內已非秘密。而有標榜出售「無抗生素雞蛋」的商家指出,由於國內很多蛋雞養殖場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病菌,令雞隻容易生病,因此蛋農會利用抗生素避免雞隻死亡。據江蘇省飼料監察所綜合科工作人員指,國內雞蛋內的抗生素目前並無專門的檢測標準,有關規定是允許飼養者在飼料中加入少量的抗生素。
摘自《成報》2012年8月2日A13
觀點與角度
民建聯大埔區議員黃碧嬌:在香港這個動物傳染病容易爆發的地方,農場漁場竟然沒有駐場獸醫,農民無奈地惟有使用抗生素來確保禽畜健康。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動物使用的抗生素種類,差不多與人類使用的完全重疊,如動物體內產生抗藥菌,亦會影響人類。
連鎖快餐集團麥當勞:自2003年訂立「全球麥當勞食用動物抗生素使用政策」,確保抗生素只限用於食用動物包括雞、牛及豬之醫療用途,並要求供應商執行停藥期的相關規定。
香港農業聯合會主席陳建業:本港有43個持牌養豬場,只會在母豬分娩及小豬斷奶時用抗生素。因雞隻感染禽流感病毒風險較高,故以注射疫苗為主,雞隻出現細菌性感染較少,故一般毋須使用抗生素飼料。
農民:養雞場最怕的就是雞瘟,因為是群養,一隻雞生病,勢必會傳染給別的雞。如果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當,最終的結果是全雞覆沒,生意虧本。當社會呼籲我們停用抗生素,但有沒有其他的取代方案?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現傾向先了解業界的採購情況,但不排除將來會抽驗。
思考題
1.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不同持分者對食用動物使用抗生素的看法。(4分)
2.你認為政府應如何監察食用動物使用抗生素的問題?(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同學須在資料中歸納不同持分者對使用抗生素的看法:
‧業界/農民:使用抗生素是確保禽畜健康,一旦疾病傳開,可能導致生意虧本。
‧國際組織/消委會:關注全球耐藥性問題,指出全球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於農產品,市民容易在食物鏈中吸收,可能影響健康。
‧政府:食物安全中心通過恒常食物監察計畫,從不同層面抽取食物樣本作抗生素檢測,以確保食物符合本港法例規定和適宜供人食用。
‧飲食業:部分企業一直有一套嚴謹採購指引及政策,嚴格的標準和質量監控及抽驗程序。
2.同學可自由作答,再以理據支持,言之成理便可。
‧設立監察機制:在本地屠房監測待宰動物體內殘留的獸藥(包括抗生素)情況,以確保這些動物的肉類及內臟可供人安全食用。
‧協助業界運作:提醒業界遵從有關的國際機構就使用抗生素所發出的相關指引,確保只有在獸醫監督下才給動物施用抗生素。
‧提醒食肆:食肆在採購新鮮豬肉、牛肉及羊肉時,須確保來自本地持牌屠房屠宰。進口冰鮮肉類或禽肉須領有食安中心簽發的進口許可證,以及附有由出口地當局發出的衞生證明書。
‧定期檢討法例:留意國際間對使用抗生素及監管食物安全(包括食物中抗生素殘餘的含量)的發展及情況,並檢視相關法例及規管安排。
參考資料
網頁
‧食物安全中心──屠房及肉類檢驗
http://www.cfs.gov.hk/tc_chi/import/import_smi.html
‧立法會:有關對食用動物使用抗生素的書面質詢
http://goo.gl/vBXd9U
載自2016年6月6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