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本大地震 重創民生經濟
2016.04.25看圖識事
全球化
地震令熊本縣重創,不但民房和馬路損壞,路燈亦告倒塌。
日本重要文物阿蘇神社樓門震垮。
地震令熊本益城町的道路塌陷。
熊本發生七點三級地震後,阿蘇火山出現噴發。
東京的銀座熊本館有大批民眾響應呼籲聲援熊本經濟,購買熊本土產。
災區民眾有秩序地排隊領取救援物資。
發生甚麼事?
4月14日晚上,日本九洲熊本縣先後發生六點五級和七點三級的強烈地震,是福島3.11大地震以來,該國最大的震災,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1992年的台灣9.21大地震屬同一等級,地震中釋放的能量等同46顆原子彈爆炸威力。這是熊本縣五百多年來首次出現規模超過七級的強震。有專家警告,熊本地震似乎已令鄰近斷層變動,或會引發更多地震(與日本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南美國家厄瓜多爾,於4月16日發生七點八級強烈地震)。
事件造成甚麼影響?
今次地震造成至少逾五十人死亡,二千多人受傷,災區二十萬戶停電,四十萬戶停水。地震令當地房屋及道路設施損毀嚴重,包括一千七百多棟新舊建築倒塌、二百米長的阿蘇大橋崩塌、二千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文化遺產「阿蘇神社」的主殿全塌、象徵熊本縣的旅遊景點熊本城的主建築同樣在地震中塌毀。日本氣象廳把這次地震命名為「二○一六年熊本地震」。
熊本縣是日本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地震不但衝擊當地旅遊業和零售業,多家鋼鐵、汽車和科技公司如三菱電機、SONY、豐田和本田的生產綫亦要暫停生產。
令人擔憂的是,縣內的活火山阿蘇山隨後發生噴發,中岳第一火山口有高達一百米白煙噴出。不過,當局相信火山噴煙與地震無關。
各地有何反應?
受災嚴重的熊本縣,十多萬人要疏散避難,由於對外主要通道阿蘇大橋塌落,救援物資較難送達,致令災區物資短缺,災民須輪候多時才能領取有限的糧食,但災民仍遵守秩序排隊領取。日本各地均有商家及居民聲援災民,在東京等地,就有民眾大批購買熊本土產,以行動支持熊本經濟。
對於日本災情,最積極回應的是台灣和美國,兩地分別派出搜救隊赴日協助搶救工作,台灣民間傳出各方踴躍捐款的消息。中國內地亦普遍關注熊本災情,網民送上打氣祝福,但亦有部分激進網民發表幸災樂禍的仇日言論,有商家甚至趁機推出「慶祝日本大地震」的優惠活動,立時引起公憤而遭到譴責。
相關概念:地震帶(Seismic Belt / Seismic Zone)
強烈的地震大多發生在板塊的邊緣,依據觀測經驗,大多數地震呈帶狀分布,故稱為地震帶。世界主要有三大地震帶,分別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如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印尼至紐西蘭)、歐亞地震帶(如意大利半島、西西里島,經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直至中國青藏邊境)和中洋脊地震帶(如大西洋、印度洋、東太平洋、北極海等洋脊、海嶺等)。香港位於歐亞板塊之上,但並非處於板塊邊緣,距離環太平洋地震帶較遠,距最近的地方約600公里。
反思
日本過去經歷多次大型天災,每次災民都表現得沉着忍耐,彼此有秩序地排隊領取救濟物品,鮮有爭先恐後或大舉爭購物資的情況。災難面前,考驗的不但是災民的應變能力,還有災民發揮的守望相助精神。
有說大型災難能夠提升國人的身分認同感。你同意嗎?
載自2016年4月25日《S-file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