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增港旅業競爭力 須「落重藥」搶客

2016.04.18
15428 15428

社論導思

今日香港






Mindmap




社評試寫

試從另一角度,為是日新聞題材撰寫一篇五百字社論。
建議立論方向︰
‧探討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優勢
‧探討香港旅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分析訪港旅客持續下跌對香港經濟及民生的影響

社論

挽旅業頹勢 出招不容緩

近月旅遊業冷風轉烈,透出陣陣寒意,據最新統計數字,二月份零售總銷貨值按年下跌兩成,其中以旅客消費為主的名貴貨品類跌幅更大;與此同時,旅遊發展局也發出警號,指今年首兩月訪港客量較去年減百分之十三,內地旅客更下跌百分之十八。警號已經響起,政府必須聯同業界盡快出重招,加大力度扭轉跌勢,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第1段︰社論要點
近月訪港客量下趺,零售總銷貨值下跌,旅遊業響起警號,政府必須聯同業界出重招扭轉跌勢。

內地旅客大減,既是因為「人禍」──激進分子「驅蝗」變成倒米行動,令不少內地人反感而卻步不來,也有客觀原因,包括去年實施「一周一行」使自由行銳減,以及港元隨美元轉強以至旅客轉往他國等,這些因素都難在短期內轉變。

第2段︰新聞分析(一)
指出影響內地訪港旅客大跌的本地和外在因素。

「小動作」解困效力有限

在香港市場競爭力弱化的同時,鄰近地區卻「趁你病」步步進逼,出盡法寶強力搶客。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六月開幕,樂園面積比香港大,加上新鮮感效應,對內地和區內旅客有一定吸引力,而鄰近地區還有十二個主題樂園陸續落成,都會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此外,日本和韓國近期都實施旅客退稅措施,且手續愈來愈簡單,擺明車馬搶奪內地客源。

第3段︰新聞分析(二)
指出香港正處於競爭弱勢︰鄰近地區積極和爭奪內地客源,未來多個主題樂園將陸續落成、亦有推出旅客退稅等措施。

面對種種衝擊,旅發局也絞盡腦汁推出措施爭取旅客來港,包括與一百家香港酒店和旅遊景點提供優惠,下月開始讓小童免費住宿及享用設施,以及製作宣傳片在主要客源地推廣等,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小動作」,未能對症落重藥,效力相當有限。而政府在「危機處理」中角色並不明顯,除了給旅發局額外撥款二億二千萬元作「彈藥」外,還未見有任何重招。

第4段︰新聞分析(三)
指出本地旅發局推出的吸客措施規模太小,效力相當有限。

應以大魄力出「大動作」

應對大問題,要有大動作,而領軍責任必須由政府擔負。短期而言,政府應與旅發局一起,由最高層發功,聯合各個與旅遊業相關的行業,包括零售、旅遊、酒店、航空、運輸和飲食業等,制訂一個廣泛而具吸引力的旅客優惠計畫,在內地和其他國家同時宣傳,製造強大聲勢,令各地旅客覺得來港消費更廉宜。

第5段︰提出建議(一)
主張政府要負起領軍責任,和旅發局一起由上而下,制訂「大動作」的旅客優惠計畫,同時加強在內地和其他國家的宣傳。

有了這個計畫作基礎,政府及旅發局應在內地業界和民間進行大規模推廣,以優惠招徠之餘,也大力扭轉內地人對香港的負面觀感。與此同時,政府也須與內地部門商討簡化簽證手續(如電子簽證)的措施,希望令自由行人數回升。

第6段︰提出建議(二)
建議政府在計畫基礎下,向內地業界和民間進行大規模推廣,扭轉內地人對香港的負面觀感,同時商討簡化內地簽證手續。

至於中期對策,主要在於擴充旅遊景點,及增加會議展覽與大型表演場地,加強香港吸客的條件。但在這方面,政府目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至進展慢如蝸牛,例如大嶼山本可打造成具多種特色的旅遊區,但卻停滯於漫長的諮詢;而西九文化區與啟德體育城至今依然遙不可及;會展中心則為尋找擴建空間費煞思量,眼白白讓商務旅客流走。這情況之所以出現,歸根究柢是因政府受困於重重政治阻力,舉步維艱。

第7段︰提出建議(三)
建議中期對策︰想辦法擴充香港的旅遊景點。目前因受制於政治阻力,發展緩慢。

挽旅遊業頹勢,已經刻不容緩,這須要政府以最大魄力衝破障礙,並制訂全盤策略,聯同業界頂住寒流,闖出生天。
摘自2016年4月4日《星島日報》

第8段︰總結
政府應以最大魄力,制訂全盤策略挽旅遊業頹勢。

載自2016年4月18日《S-file通識大全》

文︰黃鳳韻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