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推動粵語片發展VS紓解基層問題

2016.03.04
15239 15239

題目
      《財政預算案》會額外注資二千萬元資助粵語片進軍內地。但有論者認為政府應先將資源用於紓解基層的民生問題,你認同嗎?

資料一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今早發布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指,港產粵語電影是本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向「電影發展基金」額外注資2,000萬元,作為本地製作粵語電影在內地發行和宣傳費用的資助。
     曾俊華表示,廣東話是粵港兩地的共通語言,又一向深受內地和東南亞觀眾喜愛。而且廣東話是粵港兩地的共通語言,廣東省人口超過1億,2014年電影票房超過40億元人民幣,為港產粵語影片提供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他將向「電影發展基金」額外注資2,000萬元,由現時每部25萬元增加至50萬元,並協助業界善用CEPA下提供的深化措施,向內地推廣粵語電影。
摘自《香港01》2016年2月24日

資料二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派糖三百八十八億元,寬免多項稅收,但取消連續八年推行的公屋免租,令基層市民不滿。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天出席烽煙節目,有公屋戶直言失望,形容自己「三無」、「無收入、無公屋津貼、無免租」,批評財爺漠視基層。
      市民張女士致電烽煙節目表示,自己是公屋戶,對《預算案》感失望,批評財爺撥款二千萬元資助電影,但「我哋公屋就三無,又無收入、無公屋津貼、好希望今年可免租一個月,點知今年一個月都無免租」,質疑只顧中產,無視基層。
摘自《頭條日報》2016年2月26日P04

資料三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本港現時經濟有四大支柱產業,包括貿易及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如要新增第五個支柱產業,希望是文化創意產業。他指政府會投放更多資源在這方面,在電影及設計方面均有多項措施配合,加強推動文化藝術發展。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出席公開場合回答學生提問,被提問香港會否發展第五支柱產業,曾俊華指本港現時經濟有四大支柱產業,包括貿易及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如果要新增第五個支柱產業,他希望是文化創意產業,「大家都知道香港電影以前在好多方面都非常成功,現在在CEPA之下,香港電影如同內地一齊合拍的話,是可以把七百萬人的市場去到十三億人的市場,非常大的一步。」他指政府會投放更多資源在創意產業,在電影及設計方面均有多項措施配合,加強推動文化藝術發展。
摘自《頭條日報》2015年9月19日A12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照顧基層與推動電影發展有衝突嗎?
‧推動電影發展對振興本港經濟有何幫助?
‧政府再注資電影工業,有否重商輕民,刻薄了基層?

論點參考
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 洪祖星
     港產電影須要對外宣傳,認同當局建議提高資助每部粵語電影在內地發行和宣傳費用,有助港產片進行更多廣告宣傳,提高知名度。

立法會議員 馬逢國
     今年向「電影發展基金」額外注資是聊勝於無,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應深化CEPA協議,確保內地有關電影業的政策,讓「大門」、「小門」齊開,消除香港電影在內地製作及發行時須要面對的各種障礙。

專欄作家 朴春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金融危機來襲,低成本的文化產業成為了帶動經濟復甦的首選。韓國在一九九八年金大中上任總統後,正式提出
文化立國」的戰略口號,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不再是娛樂大眾的消遣,而是影響韓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元素。

專欄作家 施友朋
      其實,如果說公屋戶無免租是對基層涼薄,那住在劏房的基層又如何呢?財爺有否想過為約八萬六千多劏房戶交一個月租金呢?他們比住公屋的應更有資格發聲!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財政預算案》增撥二千萬予香港電影發展的舉動並不適合。首先,觀乎新年檔期的香港電影,在內地幾乎全部大收旺場,票房數以億計,證明香港電影本身已經發展暢旺,實在沒有資助的必要。其次,對比起億萬票房,二千萬不過是九牛一毛,相反,對不少收入微薄的基層市民而言,二千萬的資助卻是十分重要。因此,無論以效益,或是迫切性而言,基層市民比香港電影工業更值得獲得這二千萬的支持。

乙同學
      我認為政府再注資二千萬予香港電影發展並無不妥。首先,照顧基層與推動電影發展其實並無衝突,而且,電影業發展得好,可能更會迎來就業機會,對基層市民而言也是一條出路。其次,以韓國為例,電影工業發展得好的話,往往可以為經濟帶來轉機,甚至成為經濟的主要動力,因此以長遠的經濟發展來看,這二千萬的資助絕對來得正確!

 

 

 

 

文:Ryan
TOP